燕渤以為這樣平靜的日子會一直持續到數年后,可惜人算不如天算。來自青河的一份家書,打亂了燕渤的節奏,燕渤的母親親自給燕渤施壓,要求年內必須完婚。
對此燕渤表示自己還小,據理力爭,最后把成婚變成訂婚,燕渤也沒有回去,最后在燕渤不在場的情況下,有了婚約在身,說實話對于對方是誰,燕渤不在乎,燕渤現在所采取的就是拖字訣,能拖一年是一年,只知道對方是大河國女子,具體是誰真不好說,燕渤猜測可能是大河國某一世家女子,至于幾年后的書癡,燕渤只能說不可能,人家現在才十歲左右,還在墨池苑學習呢,是不可能訂婚的,而且劇情中也沒有提到書癡有婚約在身。
催婚之事在以燕渤“穩”住自己母上大人后暫告一段落。
白駒過隙,時日流逝,一晃便是六年,今年燕渤已經23歲了,在到書院已經六年了,這六年中燕渤偷偷回了幾次家外,其余時間一直待在書院后山,除此之外這六年大唐也發生了很多大事。
天啟八年,陳皮皮十歲,出西陵,入書院,取六科甲上成績,登二層樓,成為了燕渤的十三師弟。
天啟十年,草原初現不穩,蠻族最大的金帳部落在敵國秘密挑唆支援下隱現反心時,十四歲的大唐四公主李漁,為避欽天監所做“夜幕遮星,國將不寧”的批示所引起的朝野輿論,不顧舉國反對,遠嫁草原,給金帳單于做續弦。
天啟十二年冬,金帳部落單于突然暴斃。公主李漁離開草原回長安。
后山書院,夫子要出游了,大師兄隨行,至于燕渤則要回家了,母上大人催婚催的急了,沒辦法,畢竟大哥燕洵的兩個孩子都四歲,二哥的孩子也三歲了。
回去的路不曾廢多大功夫,燕小五已經先行一步,燕渤直接用無距之能瞬息間便到達了青河城外的樹林內,之所以不用無距境直接到家是因為不想惹人府內的人注目,這種手段太過匪夷所思,要是被看到容易產生不必要的事端。
燕渤和燕小五在城門口回合后直接便向著內城而去,六年多的時間,早已物是人非,昔日小伙伴皆已為人父,只有燕渤還是孑然一身,就是燕小五都早已成婚幾年了,這次燕渤回家也有了成婚的打算,只要對方不是太差燕渤也認了,無論能力多大,本事多大,在父母面前終究是你的無計可施。
燕渤到燕氏莊園之前,發現門房早已在大門出等候,只見他看到燕渤后先是給燕渤行了一禮,隨后便跑進去通報。
燕渤回家遭到了燕家上下的熱情款待,包括燕父燕母,燕渤也同意了成婚,讓燕父燕母心情大好,為了怕燕渤反悔,婚禮開始緊鑼密鼓的準備,燕渤對此也是積極配合,以及對未來的婚后日子開始有了新的憧憬。
可是燕渤卻不知道,關于他的婚事還有一波三折,大河國都城京都一家院子內,一個身形貌美的妙齡女子,跪倒在一個少女面前,旁邊還有他的家人,一大家子近三十多人跪在少女面前道:“師妹,求求你放過我們吧,我一家老小的性命全在你一念之間……”
在宋國的一處酒肆內,夫子坐在桌旁,旁邊坐著李慢慢,兩人吃著李慢慢剛剛從后廚端上來的特色菜肴,只聽李慢慢道:“夫子,這事我們真的不管么?”
“有因就有果,此事也不能怪對方,你小師弟放了人家六年鴿子,生生把一個妙齡少女熬成老姑娘了,更何況我到覺得這并非壞事,說不定小十二會得到更好的呢!”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李慢慢道。
“對,就是小十二常說的這句話,這回用他身上了”夫子笑道。
……
婚禮訂在了肭月十九,這是一個好日子,合歡節之前,昊天世界同樣要守歲,每年的肭月三十稱除夕,正月初一稱之為合歡節寓意合家團圓,也叫過年。
肭月十九這天,燕渤騎著高頭大馬在大澤北岸的燕氏碼頭接到了新娘子,隨后騎著高頭大馬的燕渤領著迎親隊伍,向著燕氏莊園而去,新娘子后面坐在轎子內,燕渤也沒有用念力探查,畢竟這個時代大部分都是盲婚啞嫁,不過能讓自己母親滿意的人,恐怕也丑不到哪里。
在莊園門前燕渤下馬牽著一條紅綢拉著新娘子進了門,越過火盆,兩人緩緩走到正堂,此刻燕家賓客盡皆在此。
全場賓客的目光全都注目在兩人身上,兩人在司儀的喝唱聲中拜了天地,拜了高堂父母,隨后完成了夫妻對拜,一切進行的很是順利,只是不知道是不是燕渤的錯覺,新娘子在拜天地時身體抖了一下,尤其夫妻對拜時更是長出了一口氣。
隨后在司儀的唱喝聲中正要送入洞房。
突然間燕渤聽道:“十二師弟!”
燕渤扭頭便看到了正在大廳中的大師兄李慢慢。
燕渤立刻迎上去道:“燕渤拜見大師兄!”
“十二師弟,夫子命我來代替他和后山諸位師弟師妹前來祝你新婚大喜!”
院內諸人盡皆行禮拜見大先生,李慢慢手掌輕撫,眾人只覺得的一股無形的力道讓眾人不由自主的起身。
李慢慢把眾人扶起后便揮袖間留下一個紅色的箱子,上面綁著紅色的綢子,至于箱子里面裝的是什么,沒有人知道。
“這些都是給弟妹的,至于你,夫子說回去賞你一壇百年分的九江雙蒸,祝你和弟妹百年好合”李慢慢道。
燕渤抬頭向著夫子所在的方位道:“弟子謝謝夫子!”
燕渤剛說完只聽虛空一道蒼老的聲音傳來。
“小十二,既然拜了天地就好好對待新娘子,要是膽敢辜負人家,把你腿打折咯!”
“弟子謹記!”燕渤朝著北方躬身行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