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戶部的撥款到位,魯達也招募了一批百姓進行培訓,很快就將蕭景桓提出的流水線落實,一時間制造坊生產速度快速飛漲,達到了驚人的日產四萬。
其他地方作坊也紛紛效仿,很快曲轅犁就在大梁境內普及開來,百姓使用之后也發覺了新犁的神奇,不僅耕地速度大大增加,還開墾了不少的荒地,因為朝廷為了鼓勵生產所以頒布了一條法令,荒地誰開墾出來就屬于誰還免稅三年,這就意味著今年糧食收成起碼增加三成,除去賦稅能多出半年的口糧。
無數百姓無不對梁帝和蕭景桓感恩戴德,一時間萬民無不感激涕零,各地也紛紛呈上了萬民表用以表達稱頌梁帝功德。
養居殿內梁帝高興的看著桌上整整齊齊的一摞萬民表,不下百張,不厭其煩得拿起一張張仔細查看密密麻麻的人名和手印。
許久梁帝看累了于是站起身來走到大殿門口,高湛也是緊隨其后,“景桓這次差事辦的非常好,不僅讓百姓們及時趕上了春耕,根據懸鏡司的呈報來看我大梁還多開墾出了將近百萬畝耕地。”
高湛臉上也是堆滿了笑容,“老奴恭喜陛下,若是再過幾年豈不是說咱大梁境內都是可種之地了,到時候國力必定空前上升,百姓富足,陛下可直追上古神農了。”
“朕怎敢比肩上古圣賢,不要胡說。”
梁帝雖然謙虛說不敢比肩,可是臉上的表情不要說高湛,任誰都看得出他得意的模樣,畢竟歷史上也沒幾個皇帝能收到如此多的萬民書了。
“之所以這次能夠如此順利快速的推廣新犁,景桓可謂是功不可沒。”
“是啊陛下,老奴也聽說了,譽王殿下最近一直奔走于工部和田間,每天都是很晚才回到王府,最近都顧不上給您和皇后娘娘請安了。”
梁帝也滿意的點了點頭,轉而看向高湛,“景桓這孩子,自從巡視江左回來,一心為朕分憂也不再與太子相爭,朝堂之事也從不過問了,你說他是不是只想當個辦事王爺了?”
高湛聞言立時臉色一變,支支吾吾,“這個...這個...譽王一心辦事,將來輔佐太子定能成就一番佳話。”
看到高湛這幅模樣,梁帝指著他笑聲道:“你呀,還是這般糊涂,景桓和太子爭了這么多年,太子和越貴妃什么樣的人朕不清楚?將來太子一旦登基肯定不會放過景桓,景桓如今這么做無非就是為了將來自保而已,好讓太子有所顧忌不敢輕易對付他。”
高湛自嘲一聲,笑到,“老奴愚鈍,還是陛下思慮周全。”
“嗯,景桓立了功,朕也不能讓他受了委屈,一會兒你親自去傳旨,加封景桓王珠兩顆,黃金萬兩,錦緞千匹,一眾官員皆有封賞。”
高湛也不禁倒吸一口涼氣,九珠親王,大梁開國以來還從未出過如此尊崇的王爺,從位分上來講,已經絲毫不低于東宮太子了。
高湛雖然震驚,但是依舊躬身領命,“是,老奴這就去讓中書省擬旨。”
梁帝思慮片刻,喊住了轉過身去的高湛,“給皇后那邊也送些賞賜過去。”
“是”
高湛眼神微變,領命離去。
只余梁帝依舊站在殿門雙眼出神的望著天上白云,嘟囔出三個人名分別是“景禹,景桓,景宣。”
跪在兩旁的太監頓時將頭悶下。
東宮
太子收到消息后氣的的大吼大叫,“父皇也太偏心了,他蕭景桓不就是往地里跑了幾趟嗎?這才幾天就又加封了兩顆王珠,九珠親王,我聽都沒聽說過。”
一旁的謝玉也是臉色難看,不是為了蕭景桓的加封,而是太子的愚蠢,不過既然選擇了站隊此時的他也沒了退路,幸好還有謝弼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