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番梳洗后,秦云開的狀態都回來了,不多時,秦二到秦五也陸續前來稟報,果真如他所料的那樣,不起眼的秦一走脫了。
按他的腳程計算,那些證物很快就能呈現在父皇的案頭上,只是不會等到父皇做過多的反應,這濟南府便會反了。
這是他留下來的另一個原因,前世他太急功近利,想親自回京將罪證逞上,結果半路便遇到了伏殺,命是保住了,可證據卻丟失了,功肯定是沒撈到,反倒拖累了太子大哥,讓他陪自己一起受了罰。
同時,這徐州軍也損失慘重,如今一切已不一樣了,報仇的同時,當然也不得再拖欠上更多無辜人的性命。想來有他在,這徐州軍做好了準備,倒不至于讓那反賊又一次把這徐州拿下,讓百姓經歷五年之久的戰亂之苦。
至于他自個的命運,活著,有尊嚴的活著,便是最大的回報了。安排手下適當得休整,嚴密得注視各方的動向,才真正舒了一口氣。
秦二到秦五規矩得退下,對自家主子的敬仰又上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論起來,主子的雄才偉略,是幾個皇子中最強的,可惜的是這出身弱了一些。
不過,只要主子想,他們也相信,他能得到,跟著這樣的一個有能力,有擔當,算得上是明主的主子,是他們這群人的福氣,也讓他們驕傲。
手下的人在想些什么,秦云開并不知道,也不太想知道,盤算了一下下一步的計劃,發現時間已沒那么緊迫了,回想起這一天一夜不一樣的感受,那個地方居然又一次動了想去看一看的念頭。
十一年了,每回想起來都想去看看,也每回會給自己找一百個一千個理由去搪塞,可現在,他是真的想去了,不管怎樣,他這一生真正的起點便是在那了。
哪怕他再不愿承認,是一個比自己小上許多的小和尚救了自己,可那終歸是事實。臨死前的遺憾,老李頭夫婦的知足,告訴他,許多事不是可以等的,也不會因為他的刻意忽視而不存在的。
即是這樣,他能面對苦難,為何就不能去面對恩情呢?有了決斷,行動起來便沒什么好猶豫的,在沛縣休整了一日,便往豐城的方向去了。
那里住扎著徐州軍,而那個廟堂正在這兩地之間,經過兩日的行程,他終于來到了十一年未踏足的伏虎山的山腳下。
當年他就取笑過,小小的一個地方,居然取了這么大的一個名字,也不怕壓了自家的風水,,可也就這么個名字,才有了山上的伏虎寺。
如今再次看到,好吧,仍是當年的那種名不附實的感受,山仍不算高,林仍不算太密。
讓奔宵自己玩去,提步開始上山,那年他是被抬上去的,現在已可以自己走上去了,而且是步履平穩,少有的健步如飛的那種。
一切都是多虧了當年那個大膽的選擇,以及當年那個人的出手,就是不知他長大后是何等模樣。是不是還是那么臭屁,仍是那么不太愛搭理人,仍是那么怕黑。
近鄉情怯的感受,在他決定來的那一刻,便全數丟在了腦后,想想都覺得可笑,接受他出手治療時,不覺得難堪,怎會害怕再次面對他。
上了山,也來到了伏虎廟的山門前,秦云開卻沒有進去的打算,那小和尚與那瘋和尚可不是住這里面的,轉向后山,繼續往上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