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霖在快穿局多年,經營人脈消息和權術上都非常嫻熟,他的【霸權】系統更是一個一板一眼嚴肅認真的系統,只是微微提醒便反應過來,這是他熬了這么這么多年的最佳機會。
所以,當這位江世子,父皇親自賜名賜字的風華人物出現在太學的那一剎那,他便明白過來,這位霽澤公子便是他等待的人。
公子如玉,不過七歲的年紀便有如此風華,他記得前世鎮國公夫人,也就是文良公主生產時一尸兩命,鎮國公深受打擊自此駐守北方邊關再不入京,如今想來是母子平安,生了這么一位清風霽月似皎皎月華般的謙謙公子。
蘇霖利用所知所學與其交好,江嵐自然是欣然接受。
霽澤公子是長安城最風雅的世家子,出身勛貴,文采斐然,更兼修武道,劍術槍法高超,最愛結交的就是富有才學,氣質優雅的公子,蘇霖是樣樣占了優勢,幾年下來,兩人簡直成了全長安城最常出現在一起的風景線。
霽澤公子向來是一身飄飄欲仙的白衣,眉眼清冷,言訴精簡,如持玉仙君,冷冷清不沾世間顏色,恍恍兮已成人間風景。
倒是蘇霖作為當今三皇子,皇貴妃之子,太子最有力的競爭者之一,常常是眉眼含笑,長袖善舞,氣質溫和怡人,容貌亦是上佳,更易相處攀談。
江嵐自是樂意有蘇霖提他應付四面八方的寒暄,討論些當下朝政民生,江嵐也是鮮少插嘴。
總有人試圖挑戰江嵐長安城第一公子的地位,只是不論詩詞歌賦還是朝政見解,怎樣夸夸其談都比不過江嵐寥寥數語點破破綻直逼重點,每每是雄心勃勃而來,意志珊珊而去,來來回回不過是鞏固江嵐在長安城的地位罷了。
如此,蘇霖常常打趣他“扮豬吃虎”。
這樣的公子自然也是極其招女孩子喜歡的,捧著荷包來的姑娘總是繞過蘇霖,而江嵐又從不接受這些愛慕,使得蘇霖更愛埋怨他“不解風情”,恐是有斷袖之癖,嘴上總說些不要對兄弟下手的話。
天有陰晴,月有圓缺。
十六歲時,便沒幾人敢于挑戰江嵐了,當然,事情并不只是人們怕了他的緣故,更是因為,鎮國公殞命于北方邊關,世子繼承爵位,自此對同代而言,他便是高高在上的鎮國公,是朝堂上最年輕也是最冷靜的官員。
邊關八百里加急傳來戰報,鎮國公殞命邊關,江嵐連夜趕往皇宮請求掛帥出征,蘇霖攔都攔不住。向來疼愛江嵐的皇帝悲痛之下,不知為何被其說服,同意他出征,封這位十六歲的少年郎為北征元帥,特令三皇子蘇霖為全權負責后務。
“父親為國而死,鎮國公之所以為鎮國公,便是鎮我王朝江河千里,驅除韃虜,安定山河。”
“森渺,前線放心交與我,軍資便全權托付與你,你我聯手,北征必定所向披靡。”
十六歲的江嵐冷靜而酌定自己未來的路,蘇霖與他認識九年,第一次見他如此嚴肅。
他能做的便是目送他遠赴邊關,召集所有謀士,僅僅一夜便策劃出所有軍資要線,盡全力、全速協助北征元帥——年僅十六歲的鎮國公,替國北征匈奴,平復暴亂,恢復民生,為父報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