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嵐坐在主位上淡淡的看著一切的發生,嘴角微微上揚,眼中蘊含著微弱的柔光。
鎮國公鎮守朝廷北邊,絕不能無后!
三日后,當所有人發現鎮國公消失在早朝上的時候才知道,這位年少駑馬的公爵已經南下,作為巡察使考察整個江南地區。
是的,江嵐回京的第一件事就是希望南下,他給皇帝舅舅的理由是:
一是希望考察南方環境改進民生,二是散心排解憂愁。
江嵐絕后的事情,知道的人寥寥無幾,可以說天下知道的只有五人——皇帝、藥王谷谷主、莫桑、蘇霖、江嵐。
他不準備將這件事情說給鎮國公府的人平添憂愁。
皇帝深表理解,他這位外甥年紀輕輕、為國盡忠,如今遭此不測,也有他的一份責任。
皇帝是打心眼里欣賞和疼愛這位外甥的,每每想起這樣驚才艷艷的人物為他、為這個國家失去了什么,他都十分愧疚,總是希望補償他些什么,自然是有求必應。
這樣的愧疚甚至直接影響到了與江嵐交好的三皇子蘇霖身上。
蘇霖自從將此事告知皇帝后,除去那天皇帝當著他的面摔了一只筆,掀了桌案,便再沒見過他發怒。
但是,他能明顯的察覺到,在朝堂上他的建議占據的地位在皇帝那里越來越重,完全有蓋過太子的意思。
這時候,他不知道是應該惶恐未來,還是感慨當下。
不管怎么說,他的霸業進度順利,已經爬了60%,比之江嵐出征前高了整整25%。
......
南下,江嵐只帶了幾個隨從,一個車夫,一個小廝。
從長安城出發一路南下,為探求最真實的民生,一路隱藏姓名,并沒有走官路、住驛站。
比之長安城,到達江南之前都沒有非常繁華的城市,農民日夜耕作,城中規律的進行交易,并沒有什么特別,只是距離江南越近,越是聽聞江南各大財團的攬財手段,簡直是層出不窮。
江南米貴有貴的道理,經濟發達,水路陸路暢通,交通極度便利,各種商會財團林立,可以說是各路豪杰集涌。
然而在這里,朝廷的衙門并沒有其應該有的樣子,他們屈服于財團的金銀利誘之下,成為了這個地區最可怕的利益集團。
遠離京城,天高皇帝遠,確實是個好地方。
江嵐密信一封直達皇宮,信中直戳要害,江南利益集團持續發展下去將直接威脅整個國家的安危,整治和改革刻不容緩。
如今是七月雨季,江南地區連續三日大雨連連,江嵐處于茶樓之中觀天邊云霧氣相,蹙眉。
“不對。這雨水七日之內停不下來。”
連夜書信,快馬加鞭離開江南,直達長安皇城。
五日后清晨,皇帝收到了第一封整治江南的密信,早朝直接將信拋給各路大臣,嚴令整治江南地區,傍晚又收到了江南可能水患的加急密信,連夜召集群臣進宮。
這樣的預言自然沒幾人相信,其中以太子黨為首斷定江嵐言之鑿鑿不過是危言聳聽,直言不諱江嵐是建功心切,不能輕信。
三皇子為首的黨派當然擁護江嵐,提及應當先做準備,一旦江南的消息傳來有備無患,皇帝采納了這個意見,命靖國公世子蘇灼和一眾大臣隨時待命,準備南下。
三日后,江南奏疏八百里加急。水患嚴重,沖破堤壩,受災區域遍布江南,三條主要河道包括長江在內的周邊城市田地全部淪陷。
皇帝欽賜尚方寶劍給蘇灼,封他為治災大臣,攜一眾水利大師和兩位六部侍郎先行南下,糧草緊隨其后,同時密信江嵐暗中支持,不得已可先斬后奏,直接瓦解剝削農民的財團。
收到信時,江嵐站在一處高地,涼涼的看著搬遷的災民身后笑的越發猖獗,哄抬糧價的財團們,江南的米價本就貴上三成,如今更是原來的十倍高價。
發國難財,當真想親手斬了他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