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錯,幾乎是一樣的問題,不過用最好的設備我們將成品率保持在10%左右,那怕我們掏空自己制造粗糙的,也就30%左右成功率”秦院士收起了晶體說。
“這個性能怎么樣?”張澍問了下。
“這可比你的那些初始品強多了,三萬度的高溫單次釋放0.5秒,初速達到了光速的五分之一,兩百米貫通20MM的鋼板,八百米仍然能使鐵板紅熱但是沒有穿透效果。”如果不是成品率太低已經是理想武器了。
“我能試試嗎?”張澍激動的想上手。
秦院士示意讓人準備一下,張澍和秦院士走到射擊位置,一把火箭筒放在那里。
“咋還是這個設計啊?”張澍疑問。
“哈哈,高功率的激光模塊現在的技術不能再小了,還有電池組也一樣。”秦院士笑道:“不過我想搞一臺你的那個重型動力甲做平臺。”
張澍苦澀的說:“秦老不是我做不出來,只是現在鈦合金都夠給聚變堆了。”
隨后張澍對著鋼板一陣輸出,現在一個晶體能射擊三次,電池也是和晶體做成一個組合的設計射完可以快速更換。
這個拿手上比他自己做的手感好太多了,但是重量依然不輕有十幾公斤扛著挺累的。
“我覺得還是直連電源比較好,這樣扛著太累了。”張澍活動活動肩膀。
“是的,我們也想用你做的那臺裝甲,在不考慮單兵的情況下那個平臺比坦克還好用。”秦院士說。
張澍想了下說:“這樣秦老我給弄臺改造過的三型外骨骼,你先湊活只用。”
“去去去,還要你來改造,我自己就能搞定,我給你個任務?”
“啥?”
“我們實驗室寫了些論文,幫我看看,換個角度我想要點思路。”
“行,小事。”張澍他答應了,又和秦院士聊了幾句然后就準備走了。
“我走了秦院士。”
“哦,下次來我實驗室里轉轉。”
道別了后跟著王營長前往了團指揮部的演習資料室:“我們先去下指揮室,要團長和政委同意下。”
“行我們走。”
兩人來到了指揮室內,現在屬于總結階段畢竟才進行過演習,他們團是一個加強團又是實驗單位還是新組建的直屬基地對中央負責,兩個領導天天忙的轉圈還要瘋狂學習。
王營長進去后報告敬禮,兩個校級軍官看來其中一人看了下繼續工作,另一個人說話了:“小王啊!來的正好把你們營的報告對上一遍,后勤的數據看看正確不,別出差錯。”
“是,對了團長,這位是張澍,外骨骼和電擊槍的制造者。”王營長岔開話題把張澍推了出去。
一時間指揮室里啃報告的眾人都看向了張澍,那位團長直接就站了起來:“哈哈哈哈,我可見到你了。”邊說邊向張澍走來。
“啪!!!”兩手拍在張澍肩上,一副要吃了他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