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么快?”張澍接過資料。
太厲害了,這幫大佬們太猛了,世界前列根本滿足不了他們,TJ3型推進器已經試車完畢了,準備實驗性裝機測試了,單臺25噸的推力推重比18簡直是個怪物。
張澍剛到手的飛機瞬間不香了,四臺TJ1感覺有些弟弟了。
說真的國家下定決心全力支持下其實以現在的速度都算是慢的,張澍開發的飛機國家給了一個運25的編號,現在因為價格較貴技術不是非常成熟,先行少量生產裝備三軍試用,在技術和造價穩定后在大量生產。
反正機甲這邊也用不到他了,他就直接去了機場。
“張工。”兩個飛行員敬禮。
張澍直接伸手握手:“幸苦了,以后都是你們駕駛嗎?”
“是,以后這家飛機就是我們兩個開。”對方握住張澍的手說。
“這個好,以后教教我。”張澍嬉皮笑臉的說。
這下兩人犯難了,向云直接解圍:“不用聽他的,我做主。”
“嘿嘿,來來,啟動我們飛一圈。”張澍說著走著。
巨大機身停放著機場,兩位飛行員開始塔臺申報,一切按流程開始,造型上類似鵜鶘號也僅僅是。
“使用垂直起降。”張澍要求駕駛員。
“是。”兩人回應。
“進氣達標。”副駕通報主駕按下一個按鈕,主翼外側從推進器處開始旋轉,尾部掛在外部的推進器也開始向下,后部在垂直狀態下只能從兩側進入機艙。
“提升推力,開始起飛。”
巨大的氣流噴射的聲音響起,機身開始晃動隨后開始慢慢的浮空了,機頭向前傾斜高度在提升機體在緩慢的提速,四臺推進器的角度在細微的自動調整,隨著速度的變快機翼和推進器也漸漸的變平了。
這架飛機的極限速度只有700公里每小時,作戰半徑也只有500公里,現在使用TJ1的型號載重才3.5噸比預先設計的還低一些。
張澍就站在兩個駕駛座后面,體驗了一下整體的飛行感覺,也沒有別的花里胡哨的動作就是在圍著基地的邊界飛了兩圈就降落了,依然是使用垂直降落的。
整體非常的平穩,在停穩了之后一輛牽引拖車就將飛機拖進了山體內的機庫中,接下來就是檢修,主要是對機翼的旋轉承力結構的檢查,結構和用料都是張澍提供的設計參數他也有不少好奇。
理論上這個結構使用300小時就要大修一次,在不維修下使用500小時內是沒有問題的,就是要及時換掉做報廢處理。
現在是測試使用階段一般是用一次就拆一次,檢查每一個零件保證它不能出現任何問題,畢竟這架飛機全身上下都是新技術,國家也投入不少新技術。
有了這架飛機后他就可以測試一些大致上的腦洞產物的了。
張澍和整備組將整個機體的機翼旋轉部分都拆下來了,用了一天的時間測量完成后有裝了上去,整體的損耗和張澍最初的設想差不多。
后面的時間張澍自己在開始新項目開發,還有就是繼續完善海南島的要塞設計,國家已經同意了建設,人員已經批下來了十二月正式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