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被覆滅了的兩大教團武裝本職工作其實正是保護野外旅者們不受野獸強盜,以及異教徒的騷擾與襲擊。
而藍禮所籌劃的這個組織,與兩大武裝中的窮人集會性質其實差不多,區別是并非掌控在教會手中。
然而雖說沒有直接掌控在教會之手,但教會卻是該組織預定的資金后勤提供者與輔助者,這些短時間內看不出什么來,時間一長,還怕教會在這組織當中沒有影響力?
這其實是一件很明顯的事情,總主教一點就透,而御前首相瓊恩.艾林回過味來后同樣也看到了這種可能。
不過當前戰爭局勢火熱,難民死傷數量的確太多了,他認為有這類組織的出現又不用鐵王座花一毛錢這點明顯不是壞事。
等戰爭一結束,再斟酌想著將這組織解散掉,或者想辦法制約就好了。
畢竟時間注定不會很久,就算教會滲透又能滲透到哪去?
總不至于讓教團武裝在眼皮子底下死灰復燃就是了。
至于到時候會不會遇到教會的阻礙,老首相對此也不甚在意。此時的教會可不是兩百多年前那個大陸霸主,雖說影響力很強,也很有錢,卻仍舊要受制于鐵王座。
唯一讓他頭疼的是藍禮的態度,道理來講藍禮出身于王室家族,立場自然應該偏向于鐵王座,但他偏偏又有著諸神使者這個身份,行事風格也與正常貴族完全不同。
老首相不敢肯定真到了那天,藍禮到底是會幫鐵王座,還是幫教會。
這其實很重要,私人方面,他不愿意得罪藍禮,公事方面,藍禮在君臨的影響力又很強,要是鐵了心的站在教會一方,那么就算是鐵王座也要顧慮三分。
這也讓老人感嘆不已,不知不覺間,曾經那個被認為無關緊要的,送去河灣地當“質子”的拜拉席恩第三子已經成了足以引王國動蕩的重要人物了,而他們甚至還有些反應不過來。
不過他明顯對此多慮了,藍禮雖說支持教團武裝恢復,但真到了戰爭結束,一切紛爭都消散一空的時候,他才懶得管這類事情呢。
而今做這事,一來認為手頭多一份力量也就多一分勝利的可能,二來他多少也是想要為這個世界沒人權的平民階級做點什么。
三來的話,他能夠讓教團武裝從自己手里恢復,那么他就能從七神那邊換取一個對他而言至關重要的事情——
“神靈的職能與祂的信徒狀態相關,如果你能將教會的武裝力量恢復,那么祂就能夠做更多的事情。”
“什么事情?”
“比如說,弒神。”
……
這場談話發生在藍禮還在君臨時,見識到大量難民涌入之后。
那時候他就有了恢復教團武裝的想法,于是就與手腕上的七神代言者交流了一番真要恢復后,自己所能獲取到的“利益”。
而得出的結果讓藍禮很振奮。
戰爭因他而起,但他的敵人卻并不是那些凡俗的野心家們,而是他們背后的諸多“神靈”。
如果沒有那些神靈降下神諭催促信徒們來維斯特洛尋找并銷毀“舊日之門”,那么這場戰爭根本就打不起來,他也就不用如此勞累。
所以徹底解決這個大麻煩的辦法并不是將這場戰爭打贏,而是將那些“神靈”抹去。
然而藍禮卻偏偏沒有能力做到這點。
殺人他在行,殺神?
要是有實體的話他倒是能夠試試,偏偏他所了解的神都是虛無縹緲的,看不見也摸不著。
這種情況下,就算他將劍耍的再厲害,有再多特殊力量,除了懟空氣之外也根本沒有其他可能。
所以既然七神能幫他做到這點,那么藍禮自然需要重視。
不過他倒也不會全信代言者所說的話,雖說從最開始到現在,那位好像都還沒和他說過任何假話,但誰又能保證她會一直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