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恩珍的形象讓李崇武想到了前世在網絡上經常聽到的一個詞匯:“大和撫子”。
用形容日本女性的詞匯來形容韓國女性好像有些唐突,但這的確是金恩珍給他的印象,端莊、淡雅、大氣,就像一株月朵。
這又讓他不由想起了自己這一世的母親艾比蓋爾,當然了艾比的性格和金恩珍還是有很大差別的。
雖然說不上脾氣火爆,但艾比也絕對不是“大和撫子”式的女性。
和艾比一起生活了十三年,李崇武腦海中對她的輪廓勾勒可以高度濃縮成一個字:“爭”,據理力爭。
為了更好的生活,她要爭;為了對抗不公正的待遇,她也要爭;為了受到迫害了他人,她還是要爭。
有時李崇武會想,如果她不是這么要爭的話,可能還在自己身邊,現在正幫他做著她招牌的難吃三明治。
但是他也知道艾比的性格就是如此,不爭就不是她了,就算有重來的機會、就算知道了結果,她恐怕還是會做出一樣的選擇。
如果說金恩珍是素雅的月朵的話,艾比蓋爾更像一朵品紅色的格桑花。
就是從這兩位完全迥異的女性身上,李崇武看到了一種相近的氣質,一種能讓他原本浮躁的心寧靜下來的氣質。
他猜測,這或許就是人們常說的“母性”吧。
“您愛人將來一定會成為一名出色的母親。”李崇武突然對李秀滿說道。
如此成熟的口吻從一個13歲的少年嘴里說出來多少有些違和,李秀滿先是愣了一下,接著露出自豪的笑容:“我知道。”
金恩珍準備的早餐和昨天的晚飯有異曲同工之妙:雖然仍有韓國菜用小菜湊數的通病,但仍然算得上豐盛。
放在餐桌中心的主菜是煎至兩面金黃的牛肉餅;和日本玉子燒有些相近的韓式雞蛋卷;用牛肉絲、胡蘿卜絲、黑木耳絲和粉絲制作而成的雜菜;抹上辣醬烤制的半干明太魚以及李崇武有些懼怕的黑暗料理生拌牛肉。
圍繞著這些主菜,擺放了一周用小碟子全放著的小菜,包括:腌蘇子葉,煮黑豆,醬牛肉,用醬牛肉湯鹵的雞蛋,辣拌豆芽菜等等。
當然了肯定還少不了朝鮮族的傳統食物泡菜,有黃瓜泡菜、韭菜泡菜、蘿卜泡菜、桔梗泡菜以及最經典的大白菜泡菜。
不同于中國人,韓國人似乎沒有早上喝粥的習慣,依然選擇吃米飯,金恩珍在原本的白米飯中加入了黑米、糙米、粘小米和粘高粱,將其制作成了雜糧飯。
為了避免吃米飯覺得干,配湯自然也是必不可少的,而今天早上配的湯是海帶湯,一種韓國人喜歡在過生日時喝的湯。
隨著一家之主李秀滿入座,眾人,包括剛醒過來還有些睡眼惺忪的小女孩李順圭,全都按順序就坐。
做首席的肯定是主人李秀滿,而李崇武雖然是客人但作為在場第二年幼者還是自覺做到了末席——最小的李順圭被他母親樸英淑抱在懷里。
身為保鏢的金大和金二本來是想按照規矩不入座的,但在李秀滿的邀請下還是按照正常客人的身份坐到了餐桌中間位置。
這也讓完全不在乎這些,在過去一周中從來都是和金家兄弟同桌吃飯的李崇武很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