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后的第三天甘崇岳的心腹和主簿就來到了威寧堡,可見甘崇岳有多么重視此事,秦昭和袁文殊在東門外迎接一番客套不提。
總之最后大家都很滿意那位理國公的心腹和主簿心滿意足的回去復命了,至于為什么當然是黃白之物的作用了,這其實也是應有之意。
甘崇岳不清楚嗎?他當然知道了但是軍中歷來如此大家提著腦袋玩命是為什么?還不是為了升官發財所以大魏朝軍方上下各級將領都默認此事。
送走了二位使者秦昭也是大大的松了口氣,袁文殊不知道那位心腹是誰,可他是一清二楚那可是理國公親衛統領之子心腹得不能再心腹的人。
這位的名聲可不怎么好經常獅子大開口可沒想到這次居然這么好說話?其實秦昭還真就小瞧了那位,這么說吧人家能混到現在的秘訣就兩條第一背景深厚者不動,第二國公重視者不動。
而這次更是兩條全占了,袁文殊是勛貴之后,自家國公爺又非常重視,所以他這次是異常的客氣。
記得上次國公爺這么重視的那位現如今已經去兵部任職了,這次要是秦昭自己的話他可沒那么好說話。
而袁文殊這頭還在想著這位兄弟是真不錯,脾氣相投不說,認真說起來出身也不差怎么也是國公府親衛統領之子,不比他這個落魄伯爵府的庶子差,二人還頗有一見如故的意思,看的一旁的秦昭是感慨萬分。
西北統制府書房內甘崇岳坐在上位聽著二人的回話,聽得他是熱血沸騰連叫了三聲好揮手讓主簿下去。
他直接吩咐心腹:一會兒你拿著我的奏章八百里加急回京呈給陛下,然后回府里告訴夫人平日里無事跟忠勤伯府走動走動,她們婦人家的交好也沒人會多說什么畢竟都是勛貴之家。
侄兒明白您放心吧我一定辦的妥妥當當的,沒錯私下里這位都是以侄兒的身份來稱呼理國公的。
理國公寫好了奏章后就交給了心腹讓他回京呈給陛下,然后叫來了眾將議事等了一會等人都到齊了甘崇岳直接說了起來:我已經寫了奏章派人送往京城。
相必不日就有圣旨降下你們要做好準備我估摸著大戰馬上就要來了,既然秦昭的兵大半都去了威寧堡那就讓錢俊先鎮守豐州。
之后又說了一些其他的事情就讓各將都回去了,其實他之所以這么安排倒不是對秦昭有什么不滿,相反他很滿意但是好事不能都讓一個人占了呀,秦昭這次雖然沒有袁文殊功勞大,但是官升一級那是穩穩地。
袁文殊就更不用說了按照以往的成例應該會耀升兩級還會賞賜一個皇莊,其他的金銀綢緞就更不用說了。
要知道袁文殊今年才18歲而已,升了兩級之后那可是正五品了,多少人混了幾十年也就才五品而已。
拿著奏章的那位路上換馬不換人跑了三天才進京,一到城門口就大喊:西北大捷,喊著一路到了宮門口,核對身份后捷報由宮門處內官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