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洗脫嫌疑她不得不對袁文殊越來越好甚至超過了她的二兒子,這樣外面才算是消停了反而還有了好名聲,說她對庶出子女視如己出尤其是那個庶子對她比親生的還好,現在想想這步棋是走對了。
積英巷盛家后院壽安堂內,盛家老太太,盛紘,王大娘子,都在此處。
今日朝會那袁家的三郎在西北立下大功,官家大喜連升三級不說,就連親家都加封了銀青光祿大夫,要知道那可是從三品兒子這輩子最多也就是混個從三品榮休而已。
聽了盛紘的話老太太開口了;據說那袁家三郎三百破五千,這可是自官家登基以來從未有過的戰績啊,也難怪官家會破例晉三級了。
要兒媳說啊這袁家三郎晉升對袁家到也未必是好事,畢竟是個庶子那從小到大的日子能好過到哪去,哪像咱么家......
王大娘子還沒等說完就發現自家官人臉色不對,這才想起自己犯了忌諱自家官人也是個庶子,從小日子過得不好要不是老太太護著早就死了。
老太太見狀心里一嘆開口解圍:這倒也未必據說那袁大娘子對這袁三郎極好因為這袁三郎是她從小的貼身侍女所出。
產后沒救回來人沒了就剩下這么個剛出生的孩子,這袁三郎是從小在袁大娘子房里長大的,那袁大娘子對他極好,嫡子有什么他就有什么。
甚至嫡子沒有的他也有,在袁家除了袁家大郎以外就屬他的日子過的最體面,比華兒的夫婿日子過得都好。
啊?母親、還有這事?那就難怪了我之前派人打聽大姑爺的時候,就聽說了說是這袁家的兩個嫡子和他們這個弟弟關系都不錯,我當時聽到的時候還不信當是戲言呢,沒成想竟是真的。
這時老太太看著王大娘子的高興樣潑起了冷水:不過你也不要高興得太早我們家這位大姑爺,在袁家地位本來就比較尷尬。
原來還好雖然他在他母親那排第三但怎么說也是嫡子,在忠勤伯眼里還是要高袁家三郎一籌的。
可是這回袁家三郎立了大功自己升官不說連帶著親家也跟著沾了光,這回我們家這位姑爺是徹底坐實了第三的位置了。
別看他如今在五城兵馬司任職,可也只是個南城指揮使而已說得再多也只是個正六品,那袁家三郎眼下可是從四品了。
雖說沒有差遣可是那理國公難道不明白官家的意思?現下那袁三郎可以說是簡在帝心了,王大娘子的一臉愁容暫且不提。
京城內其他各家也都在議論著這袁家,要說這些年什么大風大浪沒見過,要是別的事兒也犯不著如此驚訝左右不過是個從四品而已。
奈何這次的戰績可是今上登基以來從未有過的這就不同了,凡事就怕第一,這第一會拿下最大的好處,同時也會享受最大的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