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為什么?不是撫州被偷襲了嗎?他甘崇岳怎么敢放棄撫州?那可是他們的糧草所在啊,這些士兵難道不知道,糧草之所在已經被我們了嗎?”
“士氣怎么可能還這么高?”可是這一切的一切已經沒有人回答他們了,在親兵的掩護下他們只能胡亂選了個方向逃跑。
他們不是沒想過戰死沙場,可是他們知道這一敗之后五皇子已經沒機會了,接下來必定是一場大清洗,而只有他們兩人活著才有機會保下家族。
哪怕回去也難逃一死,但是絕對不能死在這場戰爭中,死在這里那是他們為了五皇子戰死沙場,而被處斬那是為國征戰兵敗被斬。
這在大義上可是完全不同的,哪怕最后免不了奪爵毀券但是最起碼不會被抄家滅門。
這場大戰持續了4個時辰魏軍大勝,城外十萬夏軍經此一役后逃回豐州大營的不足兩萬,戰死5萬余、被俘近兩萬、唯一可惜的就是夏軍兩位主將定城候于巖、破城候方繼業、都沒有找到。
甘崇岳收到戰報后也是一陣可惜,雖然這兩人這么輕易就被自己打敗了,但是在夏國將領里也都是有一號的存在,之所以這么不禁打無非就是實力不同而已。
就像陳忠其實也是能征善戰驍勇了得的將才,可是碰到王勉后就被打的落花流水,只能說時也命也。
甘崇岳看著手里的戰報心里默默地說了句;“陳忠一路走好,能有這些人陪著你,想來你也應該滿意了,至于那王勉早晚有交手的時候我一定送他下去陪你。”
之后就是打掃戰場統計等繁瑣事務了,等到了晚上總算是統計完成了,甘崇岳擬好了報捷請功的折子后就派人八百里加急送往京城。
總的來說這還是一場大捷,雖然折了陳忠但是此次大破十萬敵軍還是值得的,自己也總算是能睡個安穩覺了。
至于自己坑了袁文殊得事兒,他早就選擇性遺忘了當時撫州輜重營確實是最佳的職位了,誰讓袁文殊升得太快了呢?。
原來準備好的職位又不合適了只能是重新換一個,可軍中一個蘿卜一個坑哪有那么多的位置,所以只能是擠掉徐家的釘子,至于徐家的反應?那還不被他們西北一系放在眼里。
其實這里有個誤會,理國公以為忠勤伯告訴了袁文殊軍方的勢力劃分,而袁文殊壓根什么都不知道,其實這也不怪老伯爺誰能想到自己兒子這么爭氣?
所以其實袁文殊所擔心的一切都白擔心了,就是撅了勇毅侯府的面子也無所謂,因為他現在是西北系的后起之秀。
弄他就是打西北系的臉,自己的孩子自己可以打但是別人不行,江南的人敢動我們西北的人?
至于當初封賞之時秦國公的反對,那也是因為這是他西北的人這話只有他說最合適。至于后勤那點事?難道理國公能到處去說江南的后勤是他西北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