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二哥哥呢?我昨天去了盛家才算是想到了辦法,我要是娶了盛明蘭那一切的問題都迎刃而解了。”
“我希望現在我們是三兄弟,以后也是,哪怕將來我們百年之后,我們的兒子,孫子,也會因為這些聯系在一起。”
聽了這些話之后袁維信也好,袁文純和袁文紹也好都是一臉的震驚和感動。
其實當父親的,哪有喜歡自己兒子骨肉相殘,互相算計的,可是沒有辦法生在這勛貴之家位置只有一個,為了家族的延續做父親的也只能是看著骨肉相殘,互相算計選出最強者帶領家族生存下去。
而袁文純和袁文紹也是一樣的感動,因為誰不想和小時候一樣,有一群沒有算計的兄弟姐妹呢?
其實三兄弟小時候關系很好,可是長大了之后一切都變了,變得互相算計哪怕知道自己弟弟沒有辦法跟自己爭爵位,也會為了家產算計不休完全沒有了小時候的兄弟情深。
這也是為什么哪怕長大了以后,他們兩兄弟也還是和袁文殊關系很好的原因。
袁文殊沒管這些接著說:“這第三個原因就是因為齊國公是現下最好的選擇,因為這齊國公府雖是屬于北方系,可是他家已經三代沒人從軍了。”
“要不是因為寧遠侯府早年和他們家沾著親,北方系現在的將領和關系都不會幫他們。”
“現在老寧遠侯被自己兒子氣死了,承襲爵位的又是個病秧子,這侯府眼看著就要敗落了,再說那北方系,雖然上邊有英國公壓著出不了大事但是繼承人死了不得重新選一個嗎?畢竟英國公年歲不小了。”
“現在那北方系為了繼承人的位置,可以說斗的是一團亂麻,根本無暇他顧,再說寧遠侯都沒了,這三代都沒人從軍的齊國公府還是個國公的府邸嗎?”
“三郎你這么一說到也不錯,可是你可別忘了他們家還有一位郡主娘娘呢?”袁維信這時候問了一句。
“父親我怎么會忘了這位呢?可以說這些年齊國公府能過得這么體面,那齊國公能在鹽道轉運使的肥缺上坐的這么安穩,那都是這位郡主娘娘的功勞。”
“可今時不同往日,那平寧郡主的依仗無非就是官家和皇后娘娘,可是我現在是在過西北繼承人的考題,官家是不會管的。”
“除了江南外,我西北和北方兩家每次選這繼承人的時候都會鬧的滿城風雨,可你看歷代官家有哪位管過?”
“不是不想而是不能,因為這繼承人選出來也是他的臣子,這西北若大的勢力總要有一個合格的繼任者才行,要不然這大魏非亂了不可。”
“在者官家一旦插手,就破壞了歷代先帝和我們兩家的默契,也就是壞了規矩,可是官家心里清楚這規矩才是最重要的,這規矩一旦壞了別說一個平寧郡主,就是把齊國公府滿門抄斬都彌補不了這損失。”
“至于皇后娘娘?在這種大事上她不會也不敢插手,這大魏一朝可是有三位皇后和兩任太后因為插手這件事,而被廢了后位和圈禁至死。”
“除非她想做這第四位,否則在這件事情上她絕對不敢插手的,至于此事之后,到那時兒子就是西北第三代繼承人了,這京城西北一脈除了秦國公我說了算,到那時她還會對我動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