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時候就過年了也不太合適把人都叫來喬遷所以干脆年后再搬。沒錯袁文殊心里就這么愉快地決定了。
盛紘和明蘭都不知道袁文殊在心里已經把這事給定下了,繼續在盛家住到來年開春盛長柏接親之前搬就可以了。
到時候搬完了盛長柏也就去接親了到時候盛家該準備婚事了,他也不太適合在盛家再待下去了,畢竟馬上長房媳婦就要進門了不能沒有規矩讓人看笑話不是?
其實袁文殊才不管哪個呢,不過畢竟到時候盛家還是要臉面的不能讓海家看笑話不是?
而此時海家也收到了勇毅侯府派人送的話,要說海家之所以看中盛家其實也是因為王家,盛長柏是王家這一代最出色的后代。
所以王家的政治資源到時候一定會向盛長柏傾斜,在加上那盛長柏是個守正君子人品端方再加上自家助力將來怎么也得是個正三品,所以海家這才選中了盛家。
可沒想到還有意外之喜本以為那盛家的老太太和勇毅侯府斷了聯系,沒想到那徐輝祖還是看在他這位姑母的面子上,沒有為難自家不說到時候還會派兵護送。
可以說這也是讓海家放心了要說這次海家為何非要盛長柏來海寧提親,其實也是因為這海家的各位長輩要見一見這位姑爺。
看看他到底如何是不是和打聽的一樣是一位端方君子,要是有假雖然不能悔婚但是以后海家是不會給盛長柏政治資源的。
只是原本打聽盛家的時候還沒有袁文紹的情況發生,海家也是最近才知道盛家和袁家新晉的世襲伯爵又成了算是親上加親了。
京城傳來的消息這袁文殊借著盛家那個六姑娘的由頭,在京城是攪動了好一場大戲,把一個國公府弄到求饒才算了事。
并且那袁文殊還順勢成了西北軍的第三代繼承人,可以說無論心機、手段、都不差再加上現如今手里的權勢就更是風頭無二了。
原本海家京城的那幾位傳回來的消息是暫時不要和盛家繼續看看情況再說,畢竟現在盛家在風口浪尖上此時和盛家結姻親有些太出風頭了。
而海家此時在京為官的幾人又都是翰林那是清貴的不能在清貴的位置了,此時和西北扯上關系實在有些不合時宜。
不過海家老族長力排眾議直接按照原來商定好的來,這才得以讓兩家的婚事繼續進行,要不說這海家族長精明呢,首先此時如果悔婚那兩家就結了死仇了。
哪怕是拖著那也是要結仇的,畢竟現在勇毅侯府插手了那就不再是兩家的事了,事關重大在江南這個地方凡是和勇毅侯府扯上關系的那就沒有小事。
在加上他們家本來就是官家的釘子,勇毅侯處處為難自家現在好不容易有了點喘息的機會就更不能放過了。
至于說和西北扯上關系所帶來的影響,那是必然會有的畢竟那齊國公歷來是文官集團在勛貴當中的合作伙伴。
袁文殊這次把齊國公在京城軍方的實力都給拔除了,那跟文官集團就有了仇怨此時和盛家結親那必然是會被文官集團所排斥,可是和自家的小命相比那就不算什么了,再說看在王閣老的面子上相必文官那頭也不會太為難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