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袁文殊想的一點沒錯自散朝后,這些大臣們回到府里第一件事情就是召集朋黨來議一議官家去觀看演武這件事情的意思,也就是官家的心思。
內閣首輔韓章府內此時滿朝的文官大臣們基本都在此處,其實要詳細說起來文官們其實也分為兩派,一派以內閣首輔韓章為首,另一派則以內閣次輔余太師為主。
不過因為當時策劃逼宮立嗣之事被官家去職了當然又封了個太師之位在家安心榮養,這就導致他這一派群龍無首投靠了韓章。
但是因為經常被韓章用來當炮灰使用,所以以禮部尚書張興宗為首的余派就又脫離了韓派,并且官家有意的提拔了一些余派的人占據了朝堂的一些關鍵位置,比如翰林院和國子監就是余派的大本營。
而戶部尚書周方行是帝派,其余的;吏部、刑部、工部、督察院等等就是韓派之人。
可以說除了跟武將的爭斗之外文官集團內部也是競爭不斷,只不過現在秦國公勢大因為當年王閣老沒想到劉威這么不要面皮。
以至于損失了刑部一個郎中的位置,而其他幾部的釘子雖然官都不大但是還是給了機會讓劉威安插進了眼線。
其實這些年不是沒想過拔除眼線,可是因為王閣老逝世再也沒有人能夠整合文官的力量一致對外了,而韓余二人都沒有壓服其他人的本事所以只能容忍這種情況的存在。
哪怕現在有機會他們也不敢做了因為西北有三代繼承人了,傳承有序了單獨一派的勢力對付不了西北了,西北現在朝堂武將一脈占據了上風,袁文殊這次又借著機會聯合了江南一脈可以說已經沒有了對手。
除非文官兩派合力才能抗衡這就像之前那次合作坑西北的時候一樣,因為武將們也心不齊所以那次是個絕佳的好機會可被袁文殊給攪和了。
今時不同往日現在西北聯合了江南北方又忙著內斗可以說西北現在一家獨大,哪怕現在兩家在合力也斗不過了。
因為沒人拖西北后腿了,那文官們也無計可施因為兵部是西北掌握著,而戶部又是陛下獨掌文官們沒有拿捏武將們的辦法了。
而上次之所以會成功完全是因為官家有意壓制西北再加上北方幫忙這才成事,可現如今官家明顯是對袁文殊很是滿意,就連禁軍都同意給他搭臺子那他們又能有什么辦法?
在加上袁家是從龍功臣畢竟是本朝唯一起復的開國勛貴了,誰也不知道官家心中袁家的位置到底有多重,所以這次文官聚會就只是韓派的人余派之人一個都沒來。
余派現在好不容易因為制衡的原因恢復了點元氣,可不能因為這些與己無關的事情惡了官家要不然得不償失。
張興宗現在可不敢再像之前那樣沖鋒在前了,他們犧牲的已經夠多的了也該韓派出力了。
而此時韓章的府上他這一系的四品以上官員全數到齊,韓章看著這些人道:“各位同僚,今日朝上官家要去看那西北的袁文殊演武之事你們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