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韓章心里也很是滿意,因為何謙站出來后,免去了自己的尷尬,所以韓章心里也是記得何謙的,今后只要有機會,他會想辦法把何謙在調回來的。
要不說當狗就要當最忠心的,切記不可首鼠兩端搖擺不定,那都是官場老油條的處事道理。
而何謙的方法就是認準了一個人,在確定他不會失勢之后,就忠心耿耿的去給他當狗。
只要是他吩咐的事,不論大小,都要當作,比自己親爹還要重要的事情來完成。
要想人之所想,急人之所急,萬事都要想到前面去,就像上次的事情,韓章根本就沒說,但是何謙就想到了前面。
而且韓章對自己很滿意,要不是自己出了紕漏,現在自己已經是另一番光景了。
而何謙的這一番付出也有了回報,他一路高升官至吏部侍郎,哪怕現在馬上就要失勢了,也還是在最后,幫了自己兒子一把,為兒子鋪就了一條光明之路。
其實何謙一直都知道,這滿朝上下就沒有幾個人看得起他,認為他就是一條圍著韓章,搖尾乞憐的癩皮狗。
可是何謙并不在乎,那些說自己風涼話的人,都是恨人有笑人無,他們從來不被何謙放在眼里。
因為格局不同,何謙是有自己想法的人,用現代一點的話來講就是,知道自己追求的和想要的究竟是什么。
所以他,從來不把和自己無關的人和事放在心里,他在乎的只是韓章和家里人。
其他的人不在他的考慮范圍內,他是一個極度忠誠的人,也是一個非常貪心的人。
韓章正是知道了這一點,所以他破例,讓何謙一路高升到了,吏部侍郎的位置。
這期間不是沒有人勸過他,可是都被韓章給擋了回去,畢竟誰不想,有一個對自己忠心耿耿的下屬呢?
對于他來說能力欠缺可以鍛煉,他手下最不缺的,就是能臣干吏唯獨缺何謙這種忠心的人。
這回何謙也沒有讓他失望,又是主動站出來替自己解了圍,不枉自己這些年一直提拔他,關鍵時候是真上啊。
韓章看到何謙認下了這事,那之后的事情就好說了,由其他幾人去聯絡那些朝臣。
時間就定在后日的朝會上,倒時候由何謙開始進言然后百官跪拜,最后韓章在出馬。
可以說這一套東西對于韓章來說已經輕車熟路了,畢竟幾年前已經來過一回了。
所以在定好了之后韓章也沒再說什么,就讓他們都回去準備準備,唯獨在何謙走的時候韓章拍了拍何謙的肩膀。(我也沒查到合不合適)
這是個很失禮的舉動,不過何謙卻很是激動這證明閣老對自己很滿意。
沒準自己還有東山再起的機會,哪怕沒有那對自己兒子也是一件好事。
畢竟自己忠心耿耿的跟了韓章這么多年,他當時也是看出韓章不是那么無情之人,所以他才會下注。
如今看來結果好像并沒有讓他失望,何謙出去后在韓章書房外跪了下來,恭敬地磕了一個頭。
然后起身離開,從始至終韓章一個字都沒說,表情也沒什么變化,不過那袖子里顫抖的手,表示此時韓章的內心,并不如他那么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