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文殊想到的唯一可能就是,這件事情不能留下任何證據,也就是說,官家不想讓人知道,是他下過口諭不讓三人上朝。
而為什么繡衣衛來傳旨的時候,又沒跟自己囑咐過不得泄露呢?官家是故意的。
一定是有什么事情即將發生,而且官家不想讓他們三人在場,所以才會用到自己。
到時候一旦有人要追究,明面上就是自己假傳圣旨,軟禁三位大臣,跟官家一點關系都沒有。
而官家也不怕,袁文殊對三人說是自己下旨,讓三人不去上朝,因為沒有任何的物證和人證。
袁文殊相信,今日到家里來傳旨的那位繡衣衛,現在一定已經離開京城了。
而且哪怕自己查到他在何處,最后也就無非是兩個結果,一個是找到個死人。
再有就是身份是假的,腰牌是偷得自己被騙了,不會有其他結果的,所以根本沒必要查。
而官家之所以選擇自己,也是因為哪怕到時候,袁文殊真的沒有擺平這三人。
被這三人事后告到他面前,他也不可能真的把袁文殊問罪,最多也就是丟個兵部侍郎而已,甚至連軍權都不會動。
官家這次是什么算計,袁文殊不清楚,但是袁文殊知道,自己又被官家給算計了。
自己以為官家是在第二層,沒想到后面還有一層,如果自己這次被告到官家面前,自己剛剛到手的兵部侍郎可就沒有了。
想明白了之后,袁文殊非但不生氣,反而還很是開心,因為和高手過招的機會,可不是什么時候都有的。
往常要等這么安全的一次機會,可是非常不容易的,要知道,在朝堂上算計別人,一般都是奔著身家性命去的。
像這次這樣的機會,還真就不多,袁文殊現在很是佩服這位官家,不愧是上屆奪嫡勝利者,這能力果然不俗。
其實要說這次之所以袁文殊會上當,也是因為他想要給官家一些自己的把柄,所以他只要知道,這件事情無傷大雅,他都會去做。
這也是他這么大意的原因,因為他來之前,心里評估過了這次事情的危險性,發現都在可控范圍之后,他想都沒想就來了。
而這次的事情,其實也是袁文殊一個學習的機會,因為對于他來說,其實還是因為年輕,有些事情做得還是不夠老練。
再說了,他還有一張牌沒打出去,到時候真的因為這件事情,被拿掉了兵部侍郎也無所謂,到時候大不了在要回來也就是了。
現在他還年輕,有資本犯錯,等到他真的獨掌西北的時候,可就沒有這么好的機會了。
而對于官家,之所以不讓三人上朝的原因,其實袁文殊腦海里,也有了一個模糊的想法。
只不過,他想的還不是很清楚,但是大概,就是韓章要搞事情罷了。
其實想想就知道,韓章上次吃了這么大的虧,他不可能就這么忍了,這一不是他的性格,二、他們這一系也會成為笑話。
只不過現在這京城里,都不知道韓章這次會做什么,針對的又會是誰。
想到了這里袁文殊就不想了,因為怎么算,韓章這次做的事情也和自己無關,那自己就看戲好了。
其實要說,袁文殊從哪里看出來的,道理很簡單,如果這次韓章做的事情和自己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