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秦國公考慮了一下,決定還是把全旭調到西城的城門比較好,這樣一來距離西郊大營也進。
到時候無論袁文殊有什么謀劃,都有這個便捷的時間來完成,就這樣,在全旭還不知道的情況下,他下一步的去處就這么定了,
此時的全旭,正在和自己的父親斗智斗勇呢,誰讓全旭上次坑了全雄一回呢。
爹不是那么好坑的,更何況現在他爹成了他上司的上司,想收拾他還不是小菜一碟嗎?
至于秦昭,他不下手幫忙就不錯了,畢竟在京城的時候因為全旭的原因。
秦昭可沒去成燕來閣。秦昭下意識的忽略了,是他自己覺得沒意思才不去的。
全旭的水深火熱先不說,此時的袁文殊已經到了地方了,他這次要訓練的其實就是偵察兵。
至于其他的?根本沒那個條件,袁文殊只想先訓練一個初級的版本。
畢竟這次還有他自己呢,要是一下子強度太大堅持不下來,那可就丟人了。
過了幾天之后,全旭的任命文書終于是到了西北,而先一步收到消息的全雄此時是一臉的古怪。
對于自己兒子要調往京城任職的消息,全雄是一無所知,他也沒有在理國公那里,提前收到消息。
全雄還在想,理國公是不是對自己有意見,調自己兒子進京這么大的事情,為什么不先和自己通個氣?
其實這全雄可就冤枉理國公了,事前理國公也不知道這回事,這次秦國公并沒有提前通知他。
其實秦國公之所以這么做,也是有他的考慮的,畢竟這全旭是袁文殊力主調進京城的。
袁文殊對全旭必然有他的算計,而自己現在并不知道是什么,所以不需要提前通知。
對外可以說,是為西北儲備后續力量培養人才,之所以不提前說也是考驗的一部分。
如果以后情況有變,秦國公完全可以托詞,全旭沒有通過考驗,到時候秦國公怎么說怎么是。
至于到時候全旭會是什么下場?那就和秦國公關系不大了,畢竟不是西北的嫡系。
自己只能保證給機會,至于能不能抓住那就得看全旭自己了,成功了不吝賞賜,失敗了那就算全旭倒霉。
秦國公不管袁文殊的算計是什么,總之他知道一點那就是這個算計里,全旭是其中一環這就足夠了。
其他的對于秦國公來說并不重要,因為從這段時間的表現來看,秦國公對于袁文殊這個繼承人很是滿意。
所以一個非嫡系的全旭,秦國公很是不放在心上,別看自己這次把云麾將軍給了全雄。
全家從來就不是西北的嫡系,也不可能成為西北的嫡系,最起碼自己在的時候絕對不可能。
至于到時候袁文殊怎么干,那就和自己沒關系了畢竟自己已經老了,還能活幾年?
而此時全旭回到家之后,接到了這個消息也是一臉懵,沒想到剛回來就又要去。
而且這次還是常住,這讓他一時有點接受不了,不過要說誰最高興的話,那就非全大娘子莫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