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道永興帝不知道,他們基本都是裝的嗎?他當然知道了,對于一個用權謀奪得皇位。
并且憑借權謀執掌神器三十載的皇帝,又有什么是他看不透的呢?不過,一個皇帝活得那么明白做什么呢?不聾不瞎不配當家,作為一國之君,最重要的就是這糊涂二字。
這二字你要是不會用,那除非你是開國太祖,否則你就是活活把自己累死,也得不到你想要的。
聽到秦國公不說話了,永興帝揮手示意秦國公坐下,然后開口道:“行了,事情的經過你們也都聽完了,該說說看法了吧?你們誰先來?”
眾大臣一聽,都無人發言,因為他們摸不清官家的立場,所以都不想先說。
秦國公一看沒人說話,于是就開口道:“陛下,臣以為此計甚妙,此計若成,以后我朝西南則在無憂也,而且隨著烏蒙部疆域的不斷擴大,可用于交易的戰馬也就會越來越多,而且此后的戰爭,那都將是在烏蒙部的地盤征戰,不會在殃及我國疆域。”
“陛下,臣以為此計不妥,以我朝現在的國力,實在沒有多余的精力去開辟西南戰場了。”
“此舉若是激怒大理,那后果不堪設想,介時,一旦大理舉國出兵寇邊,那光憑西南之兵,是萬萬擋不住啊陛下!”英國公反對道
永興帝雖然心里,也比較認同英國公的說法,但是他又不好直說,于是只得開口道:“內閣的諸位愛卿,有何看法啊?”
韓章本來不想管此事,可是官家既然已經點了內閣,那他就必須開口了。
“陛下,臣以為二位國公之言都有道理,依臣之見,還是派一名使者前去西南,詳細了解之后才好做決定。”韓章道
“嗯,韓愛卿說得有理,只是這使者,該派何人前往啊?”永興帝趕緊道
而秦國公此時雖心有不甘,但是官家金口以開,而且英國公說的也不無道理,所以也就默默的坐回了座位上。
英國公看秦國公不說話了,也就放心的回自己的座位上了,其實之所以兩人這么默契,那完全是因為,他們心里都清楚,官家是不會派他們的人去西南的。
所以就坐在這里,聽著他們商議人選就是,反正無論誰去,都和他二人無關了。
要說英國公這么淡定也就算了,秦國公為何也這么從容?其實完全是因為,哪怕秦國公這時候說話,那也無濟于事。
因為反對的聲音太多了,他自己一人也是孤掌難鳴,只能讓袁文殊,自己想辦法應付了。
他相信,既然袁文殊想好了對策,那他就一定會想到今日這種情況,所以還是讓他自己處理吧,自己能做的都做了,至于到底能不能成,那就看他的造化了。
這內閣商議之后,決定還是官家派繡衣衛去最合適,這一來,文官不懂軍事,就是去了也分辨不出什么來。
這二來嘛,若是派個武將去,那就更不放心了,因為這朝堂上的高級將領,那都是兩系之人。
如果派江南的人去,那估計就是和稀泥,去了等于沒去,所以算來算去,只有繡衣衛去最合適。
畢竟繡衣衛是天子親軍,只忠于當今官家,所以繡衣衛去的話是在合適不過了。
最后就這么決定了,由繡衣衛派人前往戎州,跟袁文殊詳細了解計劃的詳情,然后再做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