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婧和秦棹兩家是隔壁鄰居,從他們祖輩開始,兩家交情就很好,王婧的父親王偉和秦棹的父親秦家福雖不是親兄弟,但是感情卻勝似親兄弟。
再加上他們的母親,又是同一個村里出來的,兩家關系非常親近,在他們兩人很小的時候,王偉就和秦家福給他們開玩笑說定個娃娃親。
后來王偉和秦棹一起出海遇難,秦棹身為兩家僅剩的一個男人,站出來抗起了兩家的責任,讓王婧順利考上東海外國語學院,還給她負擔了四年大學學費。
聽張叔提起王婧,秦棹臉上也不禁露出一絲幸福的笑容:“嗯,我媽和王嬸商量好了,等婧婧今年畢業,就給我們兩訂婚,然后過個幾年,再結婚。”
張萬滿意的笑著點頭道:“挺好的,那你小子可要加油努力,爭取這幾年多賺點錢,在省城買套房,等結婚的時候,叔給你包個大紅包。”
“那我就先謝謝張叔了!”秦棹咧嘴笑道。
正聊著,兩人忽然聽到前面碼頭汽笛聲不斷此起彼伏的響起,張萬扯了一下秦棹的衣袖,叮囑道:“漁船已經靠岸了,小棹你跟緊我,別讓他們擠到后面去了。”
雖然說張萬認識不少的漁船主,可是在這種人多爭搶的情況下,那也是需要他親自出面搶的,要不然落后太多,好東西肯定會被別人先收購走了。
“知道了叔,這種情況我也不是第一次遇到,有經驗了。”秦棹快速的回答道。
饒是秦棹已經有了心理準備,可是他還是低估了現場環境,等他們擠到前頭的時候,基本上每艘大的漁船上面都圍了一圈的人,許多都是他認識的熟人。
畢竟在東海市海鮮收購圈里混了四五年,大部分從事這一行業,稍有點名氣的人,就算秦棹沒和他們本人打過交道,多多少少也會和他們手下的人打過交道。
本來是張萬帶著秦棹走的,可是前面圍的人太多,就換成了秦棹在前頭開路,帶著張萬擠進去,邊擠他還邊回頭說道:
“叔,不行啊,這人也太多了點,要不我們換后頭小漁船去吧。”
張萬也是滿頭大汗道:“行吧,不和這群餓狼搶了,我們去找小漁船。本來還打算先帶你認識幾個大漁船主,看能不能收到一些好貨,沒想到人會那么多,足足比往年多好幾倍人了。”
秦棹苦笑道:“好像聽說是和土澳那邊鬧了點矛盾,他們很多的海鮮不讓運過來,才造成國內海鮮供不應求的情況。”
秦棹雖然沒有去上過大學,但是這并不說他就和世界脫節落伍了,反而得益于現代發達的網絡條件,他還是會經常在網上看一些新聞,查閱一些資料文件,所以平時知曉的一些事情也很多。
張萬年齡大了,思維和秦棹這樣的小年青有點差距,但是對于行業內的一些重大消息,他也是知道的。
“哼!土澳是在作死,真以為沒了他們,我們國內還吃不起海鮮了,我呸!”
哪怕生意受到了影響,張萬那個年代過來的人,對于愛國還是很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