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苗圃公司那邊需要一些準備時間,所以今天就沒有給秦棹送過去樹苗,打算從明天清晨和傍晚分兩次,開始運送。
選擇清晨和傍晚,是因為這個時間點,天氣沒那么熱,樹苗存活率更高些。
秦棹自然是沒有意見的,正好這兩個時間點他都在家,不耽誤他早上給孟雨晴的酒店送貨,也不耽誤自己海鮮市場門店開門。
從苗圃公司回到市里,已經快傍晚時分。
因為車里有很多的種子,秦棹就沒去孟雨晴那邊陪她吃飯,隨便找了個路邊攤,囫圇吃了餐。
回到租的小院,秦棹將車子停在院子里,又將那幾箱種子搬到自己的房間。
關上院門,秦棹傳送到水晶宮密室,將玉龍佩放置在玉碑上充能,他打開小蓬萊仙島的全景圖,開始準備改造小蓬萊仙島。
秦棹拿出帶過來的平板電腦,打開字母提供的海島規劃設計圖,按照規劃圖的設計,先改造道路。
小蓬萊仙島的面積總共十平方公里,說大不大,說小卻也不算小,差不多相當于填海造陸之前的澳門面積,填海造陸后三分之一個澳門的面積。
再加上懸崖山又占據了海島的三分之一的面積,其它面積加起來也就不大了。
以鏡湖為起點算,只需要修建兩條通往山上的山路,四條通往其它區域的主干道,外加十六條支干道路即可。
通往懸崖山頂的山路,秦棹打算修建一條石階路,另一條盤山公路。
石階路從山腳直修上山頂,不到三百米的懸崖山,秦棹打算修建九百九十九階石階,直通龍王廟。
另一條盤山公路,則修建成S型,要覆蓋懸崖山大部分區域,它的作用是方便運輸。
到時候山上的林地和果園、竹園成型后,總不能挑著擔子爬石階吧?那樣不僅不方便,還很危險。
四條通往其它區域的主干道,在規劃圖里,被設計成了一個“木”字型,其中出頭的那一點,則是鏡湖。
最上面的那條貫穿東西兩區的主干道,主要是通往牧區和生活區。
最下面的則是貫穿南北的主干道路,它的作用最大,將海島所有的區域都聯通起來,可以通過這條南北主干道路,去往其它的支干道路。
另外西南和東南的主干道路,其實是介于主干和支干道路之間,起銜接和拓展的作用。
剩下的十六條支干道路就不說了,純粹就是為了方便行走和更細分區域所用。
它們長短不一,且為了兼顧美觀,并不是設計成直線,讓秦棹在改造這些道路的時候頗為頭疼。
但不得不說,等他按照規劃圖將所有的道路改造好,并且在道路兩旁種上景觀樹和各種花卉植物,這些交通道路是真的漂亮。
將實用和美觀完美的結合在一起,如同真正的仙境一般。
規劃好道路通往的方向,接下來就是平整道路,填坑和清理道路上的雜草、灌木,以及一些碎石頭等等。
平整好道路,最后一道工序是硬化路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