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蓬萊仙島可謂是百廢待興,基礎雖好,工具很少。
看著王廣泰他們一一寫出各種缺少的工具,秦棹才感覺到,自己真的不是一個合格的農民,很多農具他聽都沒聽過。
其實這樣說也不太公平,畢竟現代農耕和古代農耕有很大的區別,現代主要都是機械化作業,很少像古代那樣純手工勞作,頂多配頭牛,需要其它工具自然就會很少。
有些沒聽過的工具,也沒關系,秦棹讓他們把大概造型畫出來,自己再回現代上網查找對應工具,有就買,沒有就訂做。
除了生產用的工具之外,王廣泰等人還給秦棹列出了許多他想購買的東西,只是他也注明了,暫時可以不用提供貨物,等他們海船修好之后,要走的時候準備齊就行了。
秦棹看了眼,上面東西除了自己說的包鋼的木船之外,主要還是一些稀罕的東西,比如說八音盒、各種生活用品等。
秦棹自然是毫不猶豫答應下來,但他也提出一個條件,那就是先借用他們的銀子,算預付款,后期拿貨抵付,到時候可以給他們算利息,多付給他們一些貨物。
王廣泰等人也答應下來,反正對他們來說,不能離開小蓬萊仙島的話,銀子放船上也沒什么用。
秦棹之所以要銀子,是因為他快沒錢交付輕鋼建筑模板的尾款了。
另外,他還得搞點銀幣和銅幣來支付工錢。
秦棹原本是打算自己在島上修建一個鑄造銀幣的作坊,后來想了想,模具不好弄,不如直接拿銀子找外面紀念幣公司定制一套銀幣和銅幣,讓他們直接幫忙生產即可。
只是有一點需注意,別被騙了,所以他打算鑄造純銀幣和純銅幣,這樣一檢查就能很容易檢查出來有沒有添加別的金屬。
至于說,這樣自己會少賺一點,另外純銅或純銀幣很容易被氧化變色,秦棹也不是太在乎,大不了到時候融了重鑄。
一想到這個世界上還有那么多待開采的各種金銀銅礦區,他就一點都不心疼了。
雖然秦棹沒打算在島上建造鑄幣工坊,但他還是修建了一座可以融化銀子的熔爐。
熔爐直接修建在生產區位置,沒有搭建高塔的樣式,反而采用往底下挖坑模式。
因為秦棹可以直接通過護宮大陣,對小蓬萊仙島的地形進行改造,挖坑自然比建造高塔容易多了。
秦棹建了兩個高低坑,先將兩個坑作平整和硬化處理,使得里面沒有任何雜質,如同光滑的坩堝一般。
再利用銀子的熔點不同,控制烈火陣在銀子962°的熔點上,使得銀子融化后,從高坑流入到低坑,再利用寒冰陣冷卻凝固成銀塊。
這樣處理過的銀塊,秦棹就不擔心會被外界的人認出來路。
會議開完,荷香來通知他們去吃方便面,秦棹對這東西實在無愛,讀書時吃太多,現在聞到味道都想吐,勉強吃了點。
倒是文秀芝,第一次吃,特別香。其他人雖然是第二次吃,也還是覺得贊不絕口。
不過秦棹估計,自己要是再讓他們連續吃幾次,他們也會吃的想吐,再好吃的東西,也不能這樣連續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