岡仁波齊峰是世界公認的神山,同時被印度教、藏傳佛教、古象雄佛法“雍仲本教“以及古耆那教認定為世界的中心。
如今七月初還是一個不錯的日子,但再過十來天雨季來臨,就不是那么好。
前來這里轉山的時間最好是4月15日那天,或者5月到6月底這段時間天氣狀況最好。
每年的4月15日是佛祖釋迦牟尼降生、成道、涅槃之日。
每個人背的東西都不多,但諸如巧克力還有葡萄糖以及一些簡單的藥品還是要帶的,不過山路大概每走一個小時就會有一個救濟站,里面很多東西都可以購買。
胡楊不時的給他們解釋這里的情況。
雪靈山他來過兩次,加上這次就第三次了。
一開始就是妻子宋文嫻帶著他來的,那時候他對藏區并不是很感冒。
路上遇到的虔誠朝拜者都感覺到很不可思議,根本就理解不了他們這么做到底是為了什么。
直到妻子永遠離他而去的時候,胡楊才明白朝圣者是為何如此虔誠。
第二次來的時候,他也如曾經無法理解的朝拜者那樣,在朝圣路上虔誠的一次次撲倒,又一次次的站起來。
磕過雪山,也磕過草地,即便遇到河流也要在岸邊磕足了河流的寬度才過河。
那是一場心靈的洗禮。
沒有經歷過的人是永遠無法體會到的。
就像沒有經歷過痛徹心扉的失戀,就不曾明白自己曾經愛的有多深。
一路上,不管是作為華國人的錢明等人,還是艾莉絲這些老外,看著這種景象,眼中充滿了震撼和不可思議。
胡楊他們走的并不快,這條路也不適合快走的人。
在這里,你能夠洗脫繁華大都市中沾染的塵埃,讓早已適應匆匆忙忙快節奏的生活而有些煩躁的心情,也能夠慢慢的平靜下來。
翻過埡口,有一段下山的路非常陡峭,一個拄著拐杖的老奶奶行動遲緩。
胡楊看到后,來到她身邊輕聲說了句:“扎西德勒(吉祥如意)!”
接過她手中的拐杖,站在一旁,沒有去攙扶,她也沒有要胡楊去攙扶他。
不是關于“扶與不扶”這個令人絕望感到冰冷的問題。
而是因為她目光中的堅毅、平靜與虔誠。
這么大的年紀,或許這是她最后一次來岡仁波齊朝圣的。
她坐在地上小心翼翼的順著坡度往下挪,背上的暖水壺發出搖晃聲,里面應該是酥油茶吧。
鄧麗云嘴唇動了幾下,看到胡楊沒有絲毫去攙扶的意思,就讓老人坐在地上這么挪下去。
“讓開,你不敢扶,我來扶,我不信所有的老人都那么壞。”
說著她彎下腰準備扶起地上老人,但被胡楊阻止了。
看著她憤怒的目光,胡楊沒有生氣,而是感到欣慰,沒錯,就是欣慰。
人并不會因為那幾顆老鼠屎而變得冷漠。
胡楊低聲給鄧麗云解釋這是為什么。
聽到后,眾人沉默了。
同一段朝圣路,狂妄的人看到愚昧,慈悲的人看到虔誠。
信仰自由,也值得尊重。
但前提是盡量不要影響到別人,也不要傷害到別人。
轉山轉水,帶著虔誠的心走過這一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