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面就涉及到華國的歷史文化,她們很不理解。
倒是錢明他們幾個點點頭,不求什么,唯求心安!
不過有一點,他們也不是很明白,為何要用這么辛苦的方式祈求呢?
看著他們一伙的眼神。
胡楊說道:“這是一種自愿性的行為,如果覺得苦就不會以這種方式朝圣,這也是為什么我會說梁喜平的原因。”
“以虔誠的心走過一段這樣的路,你們會發現這世間有太多的美好等著你。”胡楊輕聲道。
曾經,在妻子離世,他也想過是否要結束自己這一生。
違背她的遺愿,追隨她而去。
那段時間他經常會出來,走過他們曾經走過的路,去過他們去過的地方。
直到在這里磕下虔誠的長頭之后,他才明白生命的意義。
不僅僅是自己,還背負著妻子的遺愿。
“那胡老師,你來這里十年了,有沒有也像這樣朝拜過?”鄧麗云問道。
胡楊輕輕的點點頭:“有,以磕長頭的方式在這條路上朝拜,曾經的惶恐和焦慮在這里慢慢的消失了,只留下最真摯的思念。”
這不需要隱瞞,而沒什么好隱瞞的。
瞬間,他們都瞪大眼睛,不敢相信聽到是真的。
因為胡楊和他們看到的那些虔誠的朝拜者太不一樣,萬萬沒有想到啊。
“磕長頭,走一段朝拜路,這很正常啊。”胡楊笑著說。
“為什么?”艾莉絲不解道。
胡楊搖搖頭,沒有說出真正的原因,有些事不必說出去的。
眾人吃著干糧感受這涼風。
“但我還是無法理解他們為何要使用這種這么辛苦的方式朝拜?”鄧麗云還是想不明白。
由于之前她怒斥胡楊不去攙扶那位藏族老人,讓他對她的印象比較好。
“子非魚,焉知魚之樂?”
“就像他們無法理解你們賺那么多錢,一個人用不完,還拼命的賺有些類似。”胡楊想了下,拿出這個不太恰當的來比喻。
錢夠用就行了,但問題是怎么才算是錢夠用了呢?
這是一個難以得到答案的問題。
鄧麗云沉默了,艾莉絲她們剛開始有些迷糊,后面聽到胡楊的比喻也就差不多明白是什么意思了。
將手中的干糧吃完,喝了口水之后。
胡楊開口輕輕的哼道:
【唵嘛呢叭咪吽】
【唵嘛呢叭咪吽】
【岡仁波齊】
【我來了】
【我的腳步在你的山間穿梭】
【岡仁波齊】
【我來了】
【這慢慢長路】
【只為心中虔誠的朝拜】
..........
...............
“胡老師,你剛剛哼的是什么歌?是關于岡仁波齊雪峰嗎?”鄧麗云問道。
“嗯,它叫《岡仁波齊山轉》。”胡楊輕笑著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