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楊也疲于應付他們。
他覺得自己之前這十年幸虧是在藏區而不是在娛樂圈,否則的話就他那點水平,根本就不可能寫出《華國少年說》這樣的文章。
這事也為胡楊敲響了警鐘。
裝逼,真的不是一般人能夠隨隨便便裝的。
否則很容易被雷劈的。
就在胡楊心底為自己輕輕的抹了一把汗時,小會議室中的前輩老師們都用驚嘆的目光看著胡楊。
積累真的太豐厚了,雖然很多課題研究太深入時,胡楊就有些說不上。
這無可厚非,畢竟不是研究這個的。
然而問題是不管那個人提出一些討論的話題,他都能夠和別人聊得很開心。
另外最重要的是他所說的很多話都是還言之有物而不僅僅是夸夸其談。
下午四點多,胡楊扶著一個年邁的老教授有說有笑的走出會議室。
一直等候在外面的記者們也沒有像娛樂記者那樣一窩蜂的涌上來七嘴八舌的問著各種問題。
“胡老師,方便透露下你們在里面所說的話題嗎?”記者們上前兩步將話筒遞到胡楊他們前面。
看來不說是不行的。
和身邊的國學大師何老低聲說了兩句后,胡楊站直身體輕聲咳嗽了兩聲。
“大家先讓開,當老師們先走,然后我們再慢慢聊,如何?”胡楊笑著說道。
那些老教授們在里面這么久了,也挺疲憊的。
而且該知道該了解的基本全都了解了。
因此笑呵呵的和胡楊道別,說晚上的晚宴再見。
等人走后,胡楊才笑著說:“剛剛我們在里面主要討論《華國少年說》中的老年人和少年人。”
霎時間,所有再次等候的記者們都眼冒精光,這也是他們等下想要詢問的。
這可是大新聞啊。
在這里守候的時候,他們也不是什么事都沒干,相反網上還有很多人在回味過來也為此爭論不休。
不管是哪路牛鬼蛇神的,都紛紛冒出來。
有的指責胡楊在踩低老年人,以此凸顯他心目中的少年人。
這是一種背叛的行為......
用胡楊家鄉粵省的話來說就是:食碗面反碗底!
也有支持他的人,認為這是事實,世界是大家的,但歸根結底還是屬于少年人的。
如今聽到胡楊這么說,自然紛紛發問。
一開始就預料到這種情況發生,胡楊自然是滿懷信心的回答。
“老年人.....(此處省略十萬字)......少年人......這就是我的看法,也是各位老師教授所認同的。”
胡楊說的口感舌燥,最后一個記者服務態度很好的遞過來一瓶水。
“各位還有什么疑問嗎?”胡楊笑著問道。
嘩啦啦的一大堆問題砸過來,能夠回答的胡楊都回答。
雖然他很累,但這些記者在會議室守了這么久,也很不容易的。
工作生活中,都是需要大家相互理解和支持的。
在自己力所能及的地方,胡楊還是愿意幫一把的。
他們從走廊一直聊到一間會議室里面。
“好了,各位記者朋友們,我的五臟廟已經開始抗議了,咱們今天就到這里,如何?”胡楊笑著說道。
現場中記者們的主要問題,胡楊基本都回答了。
能夠采訪他這么久,已經心滿意足了。
做人不能太貪心,否則的話沒好處。
聽到胡楊這話,他們自然樂呵呵的點頭答應。
同時看向胡楊的目光也特別友善。
很少有人像胡楊這樣愿意被采訪這么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