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他在《華國新歌聲》中唱了《怒放的生命》后,華國新聞社也不過是轉發了這首歌并鼓勵音樂創作人更多的創作出這類型的歌曲而已。
針對的是這首歌,而非胡楊這個演唱者。
但這次《華國人民日報》卻真正的正面贊揚了胡楊本身,這是一種態度與肯定。
兩者的重視程度還是很有區別的。
正開著車的胡楊聽到電話響了,帶上藍牙耳機接通后還沒來得及說話。
就聽到何秋蘭充滿驚喜的聲音。
“小楊,你看報紙了嗎?”
說實話,胡楊還真沒有看報紙的習慣,就連每天晚上7點的新聞聯播,他都比較少看。
因此搖搖頭說:“沒有,剛剛送百里老師去機場了,怎么了?有什么重要消息嗎?”
“你在開車?等下你找個地方買份《華國人民日報》報紙看看,上面有你的新聞。”聽到電話那頭的何秋蘭愣了下趕緊說道。
“好,那我回去后在外面的報亭買份。”胡楊沒有太在意。
因為他認為就算《華國人民日報》上有他的消息,也不過是某個角落中隨意提一下而已。
至于昨天他們的記者采訪自己的內容,應該是在網站上刊登的。
畢竟電子版的和紙質版的,分量級別是不一樣的。
何秋蘭聽到胡楊如此淡定的話,心中不由升起一陣欽佩之情。
面對如此榮譽和贊賞都能夠如此淡定,寵辱不驚。
不愧是能夠“寫出”這樣文章的人。
“好吧,你慢點開,路上注意安全,我掛了。”說完就掛了電話。
何秋蘭認為自己要將胡楊以后發展方向認真考慮一番。
不然真的太浪費了。
另外她發現胡楊擁有的底牌真的太多了,就連“護身符”都有好幾重。
不利用這些真的太可惜。
...................
二十分鐘后,胡楊停好車就到報亭買份報紙。
“胡老師,我就知道你今天會來買報紙的,早就給你準備好了,這就是。”報亭的大爺樂呵呵的看著胡楊指了指旁邊一大疊的報紙。
胡楊平時早上跑步的時候,都經過他報亭的,時間長了自然也就認識了。
現在聽到他這么說,還挺不好意思的。
在他掏錢的時候,大爺還說送給他不收錢的。
最后胡楊也沒有勉強,道過謝就拿著報紙回家了。
大爺又不是靠著報亭養家糊口的,只不過是閑不住而已。
畢竟他在對面的小區有三套房子。
回到家后,胡楊找到《華國人民日報》,剛剛翻了不到兩頁,就看到報紙最上面五個大字:華國少年說。
整篇報道中不僅對它所說的華國少年表示高度認同,還進一步擴展開來。
并且還結合現在社會潮流和文化建設。
另外對于胡楊這個“作者”同樣表示肯定和贊揚。
讓看著報紙的胡楊忍不住露出了笑容。
完全想不到竟然有這么大的篇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