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由于藏區地廣人稀,有些學生家離學校有將近200公里,你能夠想象的到嗎?
再去藏區之前,胡楊從來沒想過這種情況的。
那不是大學,也不是高中,而是初中啊。
可想而知,當時胡楊知道時,都呆若木雞了。
完全無法想象。
這種情況下,孩子一個學期能夠會兩次家已經很了不起的事情。
絕大多數都是開學到學期結束才回家的。
高昂的教育支出,讓藏區很多家庭都無力承擔。
因為國家是實行了九年義務教育,但住宿費,伙食費等等還是需要學生出的。
也正是因此,藏區很多孩子,在讀完小學后就輟學不讀了。
不是不想讀,而是家庭經濟支撐不了。
當初在藏區阿里那個小村子里,胡楊有時候都會偷偷的給那些去地區上中學的孩子一些錢。
為的就是讓他們能夠吃飽飯,不至于挨餓。
當初他有想過這個問題的,但那時候由于妻子的逝世,讓他對周圍的一切都提不起興趣。
那時候真的有點像是生無可戀。
再加上他從來沒有想過有一天會離開藏區。
直到那一份來自地區的文件,要求教師人數不夠還有學生數量不足的學校撤銷合并,才讓他離開藏區重新回到大都市來。
昔日的想法也重新浮現在胡楊的腦海中。
他想到了那些目光對知識渴望卻因為家庭原因而不得不提前離開校園的孩子。
胡楊就想盡自己一點能力幫幫他們。
不為什么的,也不奢求什么。
僅僅是想幫一幫他們。
..........
鄭潔聽到胡楊說以他的收入作為實施這個計劃的資金來源。
不由得露出震驚之色。
此前胡楊說過,他每年會以捐贈的形式將他收入一部分給基金會,用來維持慈善活動的持續有效進行。
她也預算過,每年大概有幾千萬到一個億這樣子。
但從來沒有想過胡楊竟然有這么大的“魄力”,以他的收入來支撐起每年至少1.5億資金需求的慈善計劃。
頓時,她覺得胡楊真的有點傻。
真的有點傻啊。
什么人才會這樣?
就連郭明天也同樣震驚的看著這個師兄。
完全沒有想到。
胡楊不理會他們的目光,再次沉聲問道:“如果以我的收入作為支撐,是否可行?”
“可以。”
“理事長,你真的要這么做嗎?值得嗎?”
鄭潔忍不住問道。
“沒有什么值不值得的,你問問那些沖進火海中的消防員,是否也值得?你就當這是我的理想我的追求吧。”胡楊輕輕的笑道。
“嗯,也可是當是我腦子壞了。”他補充道。
說句真心話,他自己也覺得挺傻聽天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