獎學金這個事基本商量完了。
剩下的那些細節問題就交給郭明天他們來處理。
胡楊只需要把握大方向就行了。
他沒必要什么都做好。
然后三人就開始以這個計劃作為起點,開始散發各自的思維,對藏區的慈善教育進行一個暢想,哪些地方交給國家來處理,哪些地方在國家尚未顧及到的地方,他們予以支持補充。
最好能夠由國家財政扶持、藏區當地財政支持、基金會的慈善補充三者之間形成一個閉環。
能夠穩定運行的閉環教育生態系統。
到時候根據基金會的實力,向疆區、蒙區、西南山區等地方推廣并資助。
當然了,現在所說的不過是空中閣樓而已。
但只要能夠堅持下去,總會有實現的可能。
時間很快就過去了,除了對寄宿學校的寄宿學生進行寄宿資助外,還確立了【桃子獎學金】。
同時也在討論中明確了楊樹教育慈善基金會未來的工作方向。
那就是“學校——學生——教師——學校”這樣的方向。
學校是最基礎的硬件設施,學生是學校存在的意義,老師是學校和學生的靈魂。
三者缺一不可。
根據國家教書育人部和藏區那邊公布的數據,教師這一環暫時沒有問題,而且支持的力度也挺大的。
但是學生這一塊還是有些許不足的。
畢竟數量太過于龐大了。
因此,楊樹教育慈善基金會最近幾年最主要的工作內容就是學校和學生這兩塊。
其中學生是重點。
胡楊他們三人在辦公室里面說了五六個小時,直到郭明天的肚子發出了抗議的聲音。
微微一愣后,大家都發出善意的哈哈大笑聲。
因為聽到這一聲音后,他們也覺得挺餓的。
之前注意力沒在這上面,所以沒有太大的感覺。
現在卻不一樣了。
“你讓人將咱們今天所說的形成文件的形式,到時候發給我一份。”胡楊對郭明天吩咐道。
他點頭答應,這完全不是事。
“那我們現在先去吃飯吧,你們想要吃什么?我請客。”胡楊笑著說道。
郭明天笑呵呵道:“楊哥請客,那咱們要狠狠的宰他一頓才行,誰讓他每次來基金會都給咱們挖幾個大坑,還不知道要填多少年才能填完的那種。”
鄭潔也不停的點頭,上一次胡楊過來的時候。
就是基金會正式確立先建設學校的目標,很多人在尚未熟悉工作的情況下,就用摸著石頭過河的方式工作著。
剛剛摸出一些門道來。
本以為可以松一口氣的。
結果現在胡楊由提出了這個資助寄宿生的計劃,還有【桃子獎學金】這事。
不用說了,未來一段時間肯定要忙的飛起。
特別是獎學金這事,他還要求在期末結束之前拿出方案并在藏區阿里實施開來。
當然,這些都不重要。
最重要的是,胡楊是當撒手掌柜啊。
是典型的只顧挖坑不管埋的那種。
郭明天等人就要跟在他屁股后面不停地填土,不停的埋坑。
當然啦,這種坑從來都是快樂并痛苦著的。
而且這種坑他們填的也心甘情愿。
另外還有兩點。
其中一點那就是這幾個月來,他們都知道胡楊是個真正做慈善的人。
并不是掛羊頭賣狗肉那種。
另外一點就是胡楊很信任他們,只要求財務公開透明,經得起考驗。
在基金會沒有發生重大問題之前,他從不插手日常的工作。
這對他們是一種信任。
也是郭明天充滿干勁的最重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