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氏聽后又問那小廝,“前院可傳了消息去?”
“小的和王貴一起去等的榜,回府后便兵分兩路,想來老爺那里也得了消息了。”小廝也是個機靈的,回答起來條理分明。
楊氏滿意地點了點頭,便讓小廝退下了。林氏在一邊也跟著高興,蘇清栩一舉中了解元,往后前途不可限量。看看二伯蘇彥武,也是年少連中三元,現在四十不到,就已經是戶部尚書,成為了蘇家的中流砥柱。以后蘇清栩若是也能達到如此成就,那就是她女兒在婆家的底氣。女人哪,只有娘家不倒,才能在婆家立起來。
因著蘇清栩中了解元一事,蘇家連著幾日的陰霾也退散了不少。人逢喜事精神爽,楊氏的病都好了起來。蘇清奺覺得大哥簡直就是救苦救難的觀世音菩薩,比什么靈丹妙藥都要管用。
董氏也終于脫開身,有時間可以處理小楊氏那件事情了。按理說,小楊氏忤逆婆婆,也算是犯了七出之條,蘇彥文要休妻也不是不行的,但是小楊氏底下還有年幼的嫡子嫡女,那就是她的保護符。而且小楊氏除了是楊氏的兒媳婦外,還是她的內侄女,如果小楊氏真的被休回家,那楊家的女兒全都跟著毀了。所以這事就只能這么拖著,等楊氏自己來做決斷。
這些天,楊氏恢復的不錯。可到底年紀老了,遭次一遭,精神氣還是大不如前了。她躺在榻上,對楊嬤嬤道:“這些日子,老大媳婦如何了?”
雖說氣歸氣,但到底是寵了這么多年的侄女,其實楊氏也有點后悔,沒想到賜下一個丫鬟會惹得小楊氏如此大的反應,又不是沒抬過姨娘。怎么年紀越大反而越看不開了呢!
“二夫人在西善堂布置了一個庵堂,大夫人如今在那里每天吃齋念佛,為老夫人您祈福哪!”楊嬤嬤自知楊氏提起這件事,便是已經對小楊氏消了氣,這話也就挑著好的說了。
“哼!她少做點混賬事,我就謝天謝地了。”楊氏哼了一聲,到底也沒再說什么難聽的話出來。“去把她叫來,我要問問她,這蘇家媳婦還想不想繼續當了,若不想當還不如趁早讓位。”
楊嬤嬤忙吩咐小丫鬟去西善堂傳話,自己則使了青燕去把府醫請到花廳候著。免得小楊氏又犯渾,把楊氏氣出個好歹來。
不一會兒,小楊氏就隨著丫鬟到了榮華堂,一見楊氏便失聲痛哭。
“姑姑,有人要害我。您可要為我做主啊!”
楊氏被小楊氏這么一哭,有點懵。見小楊氏雖然骨瘦如柴,但精神比早前要好得多。此時抱著自己的腿哭得傷心不已,便讓楊嬤嬤趕緊將人扶起來。
“有話好好好說!誰要害你?若真有那人,我定會為你做主,饒不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