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不由啞然失笑,竟然是一本《三字經》注釋,上面還寫著第二卷。這三字經的注釋竟然需要寫上二卷?反正也是為了打發時間,他隨手翻看了起來。一看卻發現這書里竟然又不少圖畫,應該說是以畫為主,以字為輔。把三字經里所有出現的典故,用連環畫的形式展現出來,難怪需要兩卷了,怕是兩卷都不夠。看了下榻幾上,果然還有一卷,三卷和四卷。
繪畫者丹青筆法算不得精妙,卻帶著童趣,故書中所繪之人物皆是憨態可掬,可愛異常。畫下還配了詳細的注解及原文,還有對這個故事的評價。那評價全面中肯,將利弊好壞一一列出,語氣生動風趣,又帶著幾分循循善誘,沒有說教意味,不知不覺,他竟然將第二卷都看完了。心中贊嘆寫書人的用心良苦,這樣的三字經怕是沒有孩子不愿意學吧!
“對不住!我這一寫把你給忘記了。”蘇清櫟這時也停下了筆,終于想起被自己冷落的好兄弟了。
“無事,這書是蘇侍讀編寫的?”宋知晏想起蘇清栩年初得個兒子,或許是他給自己兒子預備啟蒙的。
蘇清櫟見宋知晏手中的畫冊,不由一樂,“我大哥哪有那個閑工夫,還不是我小妹。說小孩子讀生澀的文章會吃力,吃力就會影響學習興趣,沒有了學習興趣就更讀不好書了。非要把三字經搞成個畫冊,要等暄哥兒大一點啟蒙用。這上面的注釋還是逼著大哥一句一句的幫她翻譯的。評價更是找了大哥,父親和祖父,他們說的她都記下來,然后再總結精華記錄上去。嘿,你別看這么幾卷畫冊,我可是陪著她都做了快半年了。”
宋知晏不由愣了楞,指著那墻上的畫問道:“那也是你蘇九小姐的佳作?”
“知晏你真是好眼光!這都被你看出來了,娘給了小奺么多的名家大作她不掛,非要說自己畫的看著最順眼。”這個竹林小院是董氏特地收拾出來,給蘇清櫟跟蘇清奺兩個人夏日里用的。蘇清櫟搬到前院去后,這邊幾乎就是蘇清奺獨享的了,自然里面的擺設裝飾都是由著她的心意。
“令妹當真是蕙質蘭心。”宋知晏稱贊了一句。對蘇清奺倒是有了些欽佩,這個女孩子似乎真的有點不一樣。七歲的小人兒能在意外突發臨危不懼,把他推開,救他一命,雖然他知道,她的本意或許不是為了救他,而是為了整個蘇家不用承受明樂公主的報復。可那么短短幾秒的時間,她竟然能把這些厲害關系都想個透徹,果斷勇敢,絕非尋常七歲女孩子能比。這次似乎又發現了她的另一面,花費了那么多的心思,給侄兒制作的這套三字經啟蒙畫冊,可見是個心思細膩的。不過無亂從哪件事情上,她似乎把家人都看得很重,放在了最重要的位置上。想必當她的家人,一定很幸福吧!
“愛搗鼓些亂七八糟的倒是真的。”蘇清櫟嘴上這么說,其實心中與有榮焉。連帶著,對蘇清奺提議再做一套《弟子規》的連環畫冊的都沒那么抗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