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云閣內董氏也正在細細琢磨著剛才自己大嫂說的話,胡氏有意把董淑寧許配給蘇清楠,只是兩人之間差了5歲,若真的定下來,那么蘇清楠勢必還得等上兩年。還有一個就是,除夕宮宴那天,長寧長公主似乎也有那么點意思,想為自己的孫女云安郡主擇婿。拉著她問了好些個蘇清楠的事情,末了還約了正月里一同去慈云寺上香。估摸著這是要讓兩個小的互相相看一下。
董氏一時也有些犯難了,長寧長公主乃當今明宣帝的嫡親姑姑,當年為保他登上皇位,也是出了不少力的,甚至還折了一個兒子。明宣帝感恩于心,對長寧長公主也是非常敬重。還破格封她的孫女郡主。要知道一般也就公主的長子過長女才能享郡王或是郡主的封號,這還要請封皇帝同意了才行。到了孫子孫女輩,最多也就是個縣主的稱號了。當然了,也不可能每一個都賞封,畢竟這郡主是有封地享食邑,長寧公主這么多孫子孫女中也就只有一個,由此可見,這個云安郡主是多么得寵。
一邊是長寧長公主,一邊是自家大嫂侄女,兩邊都不好得罪。若是大嫂早幾天說起這事,她也就不應下長寧長公主的邀請了。
“這事有何為難的?凡事都有個先來后到,既然是長寧長公主先提的這事,便讓老二去相看相看,若兩人合適,定下來便是。回頭你再幫著大嫂一起為寧姐兒找個好人家不就是了嗎?”蘇彥武見董氏長吁短嘆的,也知她為何煩惱,在他看來,這回是自己的妻子是當局者迷了。如果撇開親戚情分不說,蘇彥武更傾向于云安郡主,他也希望自己的嫡次子能有個好妻子,以后就算分出去了,也不愁日子難過。
董氏聽了蘇彥武的話覺得很有道理,便暫且放下不提。初五,在眾人依依不舍下,蘇清栩帶著宋慧雅啟程去江北了,這一去怕是要好幾年才能再次相聚了。蘇清奺見剛滿周歲卻已經知道分別意義的暄哥兒在宋慧雅懷里嚎嚎大哭時,也是心酸的跟著落淚。最后還是蘇清栩一狠心,把暄哥兒從宋慧雅懷里抱出來遞給了旁邊的奶娘,把宋慧雅拉上了馬車,這才結束了這場送別。
蘇清奺心疼暄哥兒,正逢年節不用上課,她便每日陪著暄哥兒玩樂。還拿著那套三字經連環畫給暄哥兒做親子閱讀,雖然他現在還看不懂什么,不過對上面的Q版人物卻很感興趣。與父母離別的感傷就這樣在姑姑的悉心陪伴下慢慢的淡去了。初正月十五剛過,長寧長公主便派人遞了帖子過來。兩家人相約一起去慈云寺燒香,蘇清奺也知這次是給二哥相看老婆去的,想著到底是郡主,竟然還能當面相看,如果對二哥不滿意,是不是還會當場退貨啊。
不過這個可能應該不大,蘇清楠人長得后,自己又出息,家世也不差,妥妥的金龜婿熱門人選。總得來說此次相看還是很成功的,云安郡主雖然不是溫婉賢淑那一掛的,卻也沒有驕縱到不好相處的地步,見她看二哥時雖然滿臉緋紅,卻落落大方,想來是個脾氣直爽的。蘇清奺放下心來,言語間也多了幾分真誠和熱絡。
云安郡主最是不待見文弱書生,但是長相粗狂的武將軍她又嫌人家太粗糙,為了這個孫女的婚事,長寧長公主頗為頭疼。這回見她終于滿意了,只覺得心中的一塊大石頭給落了下來。從慈云寺回去后便去宮里求來了賜婚的圣旨。董氏見這圣旨都下來了,也就給娘家大嫂胡氏遞了信,安心的為蘇清楠準備起婚事來。
這么一忙,轉眼就到了二月份,萬物復蘇,春回大地,這京城的人又開始多了起來,因為三年一次的春闈又要開始了。從各地來京趕考的學子們都摩拳擦掌,想著要一展宏圖。董翰霖這會兒也被只自己的爹逼著下場,這幾天一直住在蘇家,接受蘇彥武的考前特訓。這也算是對沒成的那樁婚事的變相補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