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身前不遠處,一幅畫卷緩緩展開,其中一名青年緩緩出現。
在這名青年的身后,則是一片杏林,那青年看著蘇洵,緩緩的開口道:“此處杏林,乃是我所植。”
蘇洵開口問道:“敢問道友,杏若成林,需多少年歲。”
那青年目光灼灼的看著蘇洵,笑答:“利世助人,以藥濟人,是為人德,杏若成林,非是年歲可度。”
那又以何可度,蘇洵繼續追問道。
問于心,思于行,久則成林。
杏若成林,花費時間且不說太長太久,而且付出代價很大,縱然成林,又有何意義,蘇洵問出心中疑惑。
杏若成林,非是為已,而是為人。
杏若成林,杏子成熟,可任人摘取,自付于樹下,卻可方便于人。
蘇洵陷入了思索之中,而后他朝著那虛影青年拜了拜手,道:“多謝道友教誨,我懂了。”
蘇洵說完這句話,那青年點了點頭,而后消失。
記憶畫卷再次展開,這次卻是一名中年男子。
這中年男子的身影蘇洵看的有些不太真切。
好奇心驅使下,他緩緩的走到中年男子的身邊。
蘇洵的目光落在中年男子的身上,但見中年男子衣衫襤褸,塵垢遍身,他的腰間也是系著酒葫蘆,一只手捏著泥巴,一只手騰出來便打開酒葫蘆塞,喝了口烈酒。
喝完酒后,他又哼唱起一些歌謠,很是自在。
好奇怪的人,蘇洵打量著中年男子,不由疑惑道:“敢問先生,你手中捏著泥巴干嗎?”
那中年男子回過頭來,瞥了一眼蘇洵,開口道:“你認為我在干嘛。”
蘇洵微微一怔,而后正色道:“泥巴乃是童心未泯的孩童玩的,非是正途。”
這么說,你認為我不務正業了。
蘇洵愕然,卻也找不出言語反駁。
那中年男子深深的看了一眼蘇洵,笑道:“你怎知我是玩泥巴,而非沒有其他用處。”
蘇洵皺了皺眉頭,對于中年男子的行為大為不解。
突兀一名跛腳男子來到中年男子的身旁,他有些咳嗽道:“偶感風寒,幾日下來,也不見有好轉,還望先生賜藥。”
那中年男子看了一眼跛腳男子,開口笑道:“這就好,這就好,請稍等。”
說完這句話,他手中的泥巴又是捏了幾下,很快泥巴被中年男子在掌心揉了揉,變成小泥丸。
他將手中的泥丸遞給了跛腳男子,開口道:“回家后,吞下這顆丹藥,三日后寒氣可散,自然痊愈。”
蘇洵看到這一幕,神情有些錯愕,這泥巴,也可以當成藥丸吃,那不就是吃土,讓人吃土,豈不是聽上去有些荒唐,蘇洵失聲道。
怎么不可以,我就叫陳泥丸,那中年男子緩緩開口道。
若是世人都解其意,也就沒有太多的疑問,若是世人不解其意,那么這件事情做下去也就沒有必要。
蘇洵好似懂了點什么,他緩緩的開口道:“是我言語間有些冒失了,只要初衷是救人,無論什么方法,都沒有錯。”
方法的形式盡管不同,但行為是沒有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