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個摩擦的來源也是楚皇早就預料到的事情,只不過他最近一直在處理草原的一應事宜,甚至楚國還在草原建立了一個草原都護府主管草原事務,后續的相關事宜也是不少。
就比如都護府的人員構成,主官定幾品,該派什么人去這些都是他的事情。
皇兄打完仗之后一扔挑子,自己跑回賢王府跟王妃樂呵去了,考慮過他的感受嗎
如今草原的事情處理的差不多了,而楚皇一直擔心的問題現在也出現了。
那就是周國與楚國之間的領土紛爭問題。
此番楚國與周國共同出兵草原,楚國占領了草原大部分的地盤,周國所占領的地盤雖然無法與楚國相提并論,但是草原廣袤他們的領地也是相當可觀的。
可問題就出現在這里,戰爭前后兩國并未對領地的劃分進行過嚴格的商討,而且草原那地方也沒有辦法進行什么嚴格準確的商討。
因為草原游牧,逐水草而居,季節的不同水草豐富之地也不同,而且大量牛羊在一個地方吃草,會吃光的,不得不游牧。
但是這一游就出現問題了。
草原人以牛羊為本,沒有什么領土意識,走到哪兒吃到哪兒。
只要這片地沒人占,我就可以占。
但是中原之人呢
十分重視領土意識,周楚兩國的大軍雖然撤了回來,但是基本的守備力量還是保有了的,這就導致了一個很嚴重的問題。
周國統治下的部落經常會跑到楚國領地,因為楚國占據了草原的大部分,水草更豐富嘛。
不甘示弱的楚國部落也跑到周國地盤去搶食吃。
他們現在可都是有戶籍的,哪能像以前那樣跑來跑去
還要不要管理了
如果是中原的話,人也沒辦法亂跑,各種城池隘口,跑不遠。
但是草原這八面透風的地方既沒有城池也沒有隘口,就很煩
部落想跑誰也擋不住。
這也就是沖突來源之所在。
現在周國和楚國都需要一份靠譜的解決方案,以及明確的領土劃分,已經刻不容緩了。
再這么摩擦下去早晚開戰
而如今因為周國所占領的草原地盤較小所以周國部落不懂事的為多,楚國所掌控的部落最多也就相當于報復性而已。
但是不能這么一直亂下去,要不然的話,楚國與周國早晚小事化大。
今天朝會上楚皇已經向諸位大臣言說了這件事,但是令得楚皇沒想到的是,朝堂之上除了戶部尚書之外,無論文臣還是武將竟然建議直接出兵將周國占領的草原之地搶回來,只要草原都是楚國的,那就不會有領土爭端的問題了
對于這種建議楚皇當然是無情的選擇了拒絕,又是一群不當家不知道柴米油鹽貴的。
瞧瞧,戶部尚書就知道國庫還有多少銀子,壓根不與這群人同流合污。
好戰也不是這么個戰法。
楚國擁有強大的武力是為了在楚國想要與周邊國家講道理的時候他們能夠心情氣和的坐下來跟楚國講道理,而不是在楚國有煩心事的時候直接不管不顧的派兵打過去。
能談判解決的事情為什么要勞民傷財的打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