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葉說道“十四歲,不到十五歲。”
李洵滿臉的疑惑“十四歲就拜堂”
蕭葉說道;“反正當事人在這里呢。”
李洵用看禽獸的眼神看著許青“許兄,真是這樣的”
許青想了想道;“我是被綁過去的。”
蕭葉擺了擺手道“過程是什么并不重要,拜過了就好。”
李洵“可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蕭葉“反正拜過了就好。”
李洵“”
一頓年夜飯在吵鬧斗嘴中吃的倒是也很愉快,各處卡著點進貢的貢品也到了,明天還有大朝會,李洵是沒辦法通宵守歲的,要不然第二天起來沒精神,所以許青變帶著李明月一起出宮看煙火。
他今天晚上可以隨意通宵。
蕭葉則是回了使團住處沒有跟著許青一起去看煙火玩花燈,當夜明珠的滋味并不好受。
第二日大朝會的時候并不輕松。
李洵從天還未亮一直坐到半個上午過去。
各方官員都要來述職,一述就是大半天。
每次大朝會總能送走幾個小老翁,這已經不是什么新鮮事了。
忙活了半天李洵看著御書房堆積如山的折子,又看了看接下來還要抽時間舉辦的近十個祭祀
李洵瞬間感覺到了頭大。
為什么中書省每天都能送過來這么多的折子
這么干下去,遲早得累死
但是中書省送過來的折子肯定是左右二相做不了主的,要不然他們會自己批,但是對于李洵這個新帝來說頭都大了。
李洵想了想,招呼過來幾個羽林衛道“來人,將這些折子都搬起來跟我走。”
幾個被叫過來的羽林衛不明所以,將之搬起來就跟著李洵往外走,誰也不知道陛下的葫蘆里到底賣的什么藥。
明和園
此時的明和園儼然已經變成了太上皇與國師的養老之地,甚至童心未泯的李宗與國師還在明和園的廣場上堆了一個大雪人。
盡管如今天氣依舊寒冷,但是李宗的頭上卻出了一身的汗,國師將一塊手帕遞過去,李宗接過之后擦了擦額頭上的汗珠。
李宗打量了一下自己的作品,顯然很是滿意,他開口笑道“當初剛過子時京城中大小皇嗣便爭前恐后前來拜年問安,想不到啊,如今都快到中午了一個人也沒有來,真是世態炎涼啊。”
國師笑道;“當年陛下常說樹欲靜而風不止,如今無人打擾豈非更妙”
李宗點了點頭道“這倒也是,但是我這心里雖然說著他們煩,但是失去了之后還是蠻喜歡熱鬧點的。”
正所謂得不到的永遠是最好的,當初李宗嫌煩,如今沒了又想念
就在這時,一名侍女走過來福身道;“啟稟太上皇、國師,陛下來了。”
李宗與國師聽到侍女的話不由得對視了一眼,有些難以置信。
當初皇家就對他們虧欠不少,他們是怎么也沒想到新年第一天竟然是他先來拜年問安倒是令人驚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