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允,你不同意,那就給咱家想個辦法擊退葉子興,若不然,你就上戰場跟葉子興打一場。”董卓走到王允面前,凝望著他。
王允打了個哆嗦,“太師,我不能上戰場啊,我只是一介學士打不得仗的。”
王允他怎么可能上戰場打仗嘛,就他這身子骨,馬都騎不了,只能坐馬車。
上了戰場,那還了得
“那就給咱家閉嘴”董卓瞪了一眼王允。
然后又看向了楊彪,蔡邕等人。
凡是被董卓盯上的人,無不低頭,不敢與董卓對視。
“你們這一群慫包,打仗由我們打,打贏了,功勞是有的,但是也會被你們剝削,上表收我們兵權,害怕我們功高蓋主。打輸了,又是上表彈劾,再次削弱兵權,或者直接免職。你說要你們有何用”董卓不屑的看著滿朝文官。
百官皆低下頭,也不知道是羞愧,還是懶得跟董卓動嘴皮子,反正害怕那是真的。
“李儒,咱家派你做使官,前去葉子興營帳,與他談判,就說皇上同意他做河內太守。凡是做了河內太守,就要聽從朝廷宣調,幫朝廷平定亂賊。”董卓不再理會王允等人,直接向李儒說道。
“謹遵圣命。”李儒向董卓抱拳,然后又向小皇帝抱了抱拳。
漢獻帝劉協,只是縮在龍椅上,連大氣都不敢喘一下。
見如此,李儒只能暗自搖了搖頭。
而文武百官也是內心嘆息,恨透了董卓,凡是卻又無可奈何,只是呂布站在旁邊,這朝堂之上,誰敢與董卓叫板。
王允,楊彪等人心里更是悲催,這宦官處盡,如今卻又來了個權傾朝野,霍亂后宮的董卓。
這才十多天啊,董卓已經快把后宮給霍亂個痛徹了。
“軍師,漢庭的使者到了。”
“讓他進來。”葉龍點了點頭。
他不久前得到消息,董卓派人要來和他談判,于是就在帥帳里等待著。
這是他意料之中的,自己吞并在洛陽城外,一日不退兵,洛陽朝廷就會人心惶惶,尤其是差點被自己滅殺的董卓,恐怕早已經嚇破膽子可。
只是他不知道代替漢庭來談判的人是誰。
如今董卓把持朝政,來人定然是董卓的親信。
而董卓身邊,身為謀士,有如此能力的只有兩人。
李儒,李文優。
李儒,司隸左馮翊郃陽人,東漢末年的博士、弘農王郎中令。李儒曾奉董卓之命,毒死劉辯了。在董卓死后,李傕攻進長安,控制朝政,李傕推舉博士李儒為侍中,但被漢獻帝拒絕。后來李傕被曹操擊敗,此后李儒就像憑空蒸發了一般。
賈詡,賈文和。
賈詡,字文和,武威郡姑臧縣人。漢末至三國時期軍事戰略家,曹魏開國功臣,輕騎將軍賈龔之子。
賈詡以舉孝廉出身,起家拜郎官。后成為董卓部將。董卓死后,先后依附于李傕、郭汜、段煨、張繡,兩次獻計打敗曹操。建安四年隨張繡歸降曹操。
不管是李儒還是賈詡,都是三國中最為出名的毒士。
對于這兩個人葉龍很好奇,很想看看兩個人有多毒。
不過賈詡在董卓身邊并沒有受到重用,這次成為使者前來的,李儒的可能性非常大。
“在下李儒,字文優,見過軍師。”很快,一位三十來歲的文士走了進來,向葉龍抱了抱拳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