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諸葛亮所說,在未來的半個月,北方一直持續了半個月的暴雪。
城外厚厚的積雪,已經堆積了一米多高。
這還是葉龍每天都會派人出城清理積雪,卻依然堆積了這么多。
而昌邑城中,積雪并沒有那么多,短暫解決了糧食問題的百姓,在屯田令和文學院推出之后,熱情高漲。
凡是葉龍下達的命令,都會無條件的遵從,支持。
在百姓眼中,葉龍就是他們的再生父母。
所以在看到城中守軍清理積雪的時候,百姓們也紛紛加入了其中,幫助守軍清理積雪。
這就是葉龍想要的回報。
葉龍隊百姓好,愛民如子,那么百姓就會擁護他。
這如果換成袁敘,或者劉岱,想要百姓主動幫忙,那根本不可能,對于他們來說,只會用強行的手段
半個月很快就過去了。
空中也不再飄著雪花。
只是兩天的時間,昌邑城中,城外的積雪,就被清理了干凈。
或許老天看到整個北方被大雪覆蓋,人們無法出行,所以太陽公公竟然出來了。
又是三天過后,積雪融化,道路終于可行。
葉龍第一時間就派人趕回河內郡,去接神醫華佗。
而他自己,也是在龍騎營的保護下,與董源一起向陳留郡趕去。
葉龍這次返回封丘,自然是為了救楊雪。
傳國玉璽已經找到,知道等到華佗過來,那么楊雪就就會蘇醒過來。
回到封丘,葉龍第一時間了龐祝,讓他配合董源的工作,開展文學院的事宜。
并且鄭重叮囑董源和龐祝,如果有人抵觸文學院,可以先斬后奏,直接滅殺。
醫學院,文學院,包括將來的武學院,是葉龍的資本,他不允許有人搞破壞。
哪怕那些氏族不愿意,心里不舒服,也得把文學院給創辦起來。
就算收不到氏族豪門的子弟,只要有百姓,有寒門弟子加入文學院,那就是他的成功。
而董源和龐祝也沒有任何的廢話,直接投入了工作之中。
董源負責文學院的創辦,而龐祝則負責安保的工作,各司其職,工作效率非常快。
這由不得董源工作效率不快啊,自家主公可是希望一個月的時間內,將陳留國第一個文學院創辦起來,留給他的時間真的不多。
而董源為了更快的創辦文學院,自然要選擇封丘這個地方。
因為在封丘,氏族豪門早就歸順自家主公,心中還沒有任何的怨言,沒有人阻礙,創辦文學院就會很輕松。
而葉龍更是將屯田令也帶到了封丘,并且將屯田令下達了陳留國各個縣鎮。
屯田令一出,整個陳留國為之震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