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的國王早慌了神?但“漢塞爾”卻是無所謂。
圣光之主教廷內部的神職人員?一時之間也拿“漢塞爾”沒有辦法。
其他一些被裹挾的貴族,“漢塞爾”也沒有放過,雖然沒有斬首,但剝奪封地?或者下獄住牢卻是少不了的。
“漢塞爾”打鐵趁熱?依據魔鏡的提示,開始將戰利品大肆分封給自己手下的有功之臣。
因為魔鏡三百六十度無死角,二十四小時不斷的監控,所以“漢塞爾”對于手下每一個人的功績都十分清楚,并做出了讓每一個有功之臣都滿意的封賞。
阿爾瓦王國死掉了一大批貴族?但在“漢塞爾”的分封之下,又多出了一大波擁戴他的新貴族。
只要這幫新貴族能站穩跟腳?他們就能在這片土地之上扎下根來。
值得一提的是,在“漢塞爾”平息貴族叛軍的過程之中?“漢塞爾”發現了斯伐克王國也隱隱介入了其中。
所有的證據最終都指向到了那位新國王李斯特。
出于情分上的考量,“漢塞爾”并沒有掀起跟斯伐克王國的戰爭?只是派出了新尼塞城市里面的留守兵源?以閃電戰的速度?攻擊了兩位前王子殿下的領地。
兩位前王子的速度跑得倒是挺快的,跑回斯伐克王都找他們的弟弟哭訴了,而他們的領地就被“漢塞爾”笑納了。
一個囊括了荒野平原的新阿爾瓦王國形成。
也許是沒有把握的關系,對于占領了兩位前王子領地的“漢塞爾”并沒有迎來李斯特的報復,他只是坐在自己王座上沉默著,沉默得不知道讓人在想什么。
“漢塞爾”也懶得搭理他,這是源自于實力的強大自信。
他把時間都用在搭建新王國的體系上來,以新尼塞城市為藍本,復制他的統治。
在現在的封建社會,王室和各個實權貴族之間的矛盾,從來是貫穿整個國家的興衰史。
“漢塞爾”是無法做到像他前世那些將貴族階層打入歷史之中,但他前世幾千年的經驗教訓卻可以給他很多啟發。
其中,推恩令就是讓他印象最深的。
在“漢塞爾”的前世,漢朝之前的主要矛盾,是皇室和各個分封王室的矛盾。因為這些分封的王室,掌握著許多生產資料,比如說土地。
但推恩令一出,皇室和王室的矛盾地位,一下子就下降下來了,慢慢變成了皇帝和文官之間的矛盾。
跟這個世界一樣,推行的都是嫡長子繼承制度,這個制度可以讓實權貴族的領地幾乎毫發無損的繼承下去,力量不會分散。
至于其他的二三子,女兒,私生子,運氣就沒有這么好了,都是隨便給點東西,在成年之后,就打發出去了。
這些貴族次子,三子,只能從事其他行業,比如說給其他貴族做管家,或者是進入圣光之主教廷。
如果有選擇的話,他們肯定很少愿意這么做。
但之前他們是沒有選擇,沒有多余得生產資料的,比說說土地的。
但現在,“漢塞爾”說不行,他在會議上,強行說這次反叛就是因為很多貴族的其他子女,沒有得到他們應有的果實。
以前怎么樣,“漢塞爾”不管,但現在,他是這個國家新的主人,他就要改變。
于是,異世界版的“推恩令”就應運而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