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曄不會不聽勸,就應下看文檔,一眾前輩們將常見技能分成三種,物質技能,能量技能,概念技能,他們彼此也會相互結合,但總體上屬于三個類型。
其中物質技能從技巧、身體素質、武器、發力等各方面深入理解。
能量技能需要了解技能的屬性、性質變化、外在表現、形態等等方面理解。
這二者都有固定的、有跡可循的經驗可以傳授。
最后的概念技能,就有些麻煩,前兩者之前還遵循規律,比如能量守恒,消耗多少能量,就展現多少力量。
甚至原本消耗大威力低的技能,也可以通過挖掘變得威力大。
但概念技能不歸普通的規則管,就比如周曄的恢復,最初階段的恢復消耗一份的體力和精神力,卻能夠全方位的恢復三份。
不僅如此,恢復屬于全能型,可以理解的恢復傷勢,恢復靈力,恢復精神力,以及不可以理解的恢復心靈疲勞,雖然這一點只對周曄自身有用。
概念性技能的發展前途很廣,未來周曄可以繼續深挖。
其次命運審判也是典型概念性技能,好運厄運、親和力等等狀態,都屬于概念,但偏偏技能能夠干涉。
陸雪是通過徒弟的表現確定技能類型側重,周曄自身就完全是直覺,本能的覺得自己更適合什么。
真言術暗言術涉及箴言、言靈,周曄在白色信息晶核的幫助下,快速了解技能,還有可能繼續推導出圣言術。
這就是技能的類型側重,選擇適合的方向,事半功倍。
文檔內有建議,適合概念性技能,那么就只把技能信息當做參考,如何使用和開發技能,那么需要“唯心”一點。
同一個技能,在不同前輩吸收后,初始是一樣的,隨著深入開發,并且加入自己主觀意識,技能就會越發的不同,甚至能衍生出獨特能力。
周曄記下這建議,再把其它內容閱讀后,開始思考自身。
一個覺醒者只要靈力充足,考慮到釋放技能還要精神力和心神參與,當然不可能無限使用技能,因為人會累,哪怕是機械造物還會有“磨損”可能。
但周曄通過深界的任務,知道了天賦技能還能為自己恢復“心神”,比技能不遵守能量守恒更加離譜,不過周曄接受良好。
并且開始考慮帶來的好處,那就是周曄不怕持久戰,除非心理上產生厭倦,不然他可以一直進行戰斗。
厭倦屬于想法,是主觀意識和思維,不屬于被恢復的類型,因為一個人怎么想都是對于自身的“正確”。
周曄開始研究真言術:庇佑,研究它為何能夠減傷,一個庇佑陣法升起,周曄從陣法的花紋開始研究。
技能確實是自己的,但周曄想有一天將技能的運轉方式找到,然后不吸收某個技能晶核,也能使用出來。
或者自己將某個技能總結歸納,形成一本技能修煉書,任何人都能夠通過學習而學會技能,而不是只能從晶核學習。
在周曄沉迷解析技能的時候,地球之外,一片和現實重疊的星空內,一位老者忽然大笑。
“又一位真正的覺醒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