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疼痛,就那么麻木著踹不過氣來,這就是死亡的滋味。
這是她距離死亡最近的一次。
好在,后來周先出現了。
直播。
釣魚。
情感語言和心理刻畫。
嘿,她從來沒有見過這么好玩的破案方式,說說笑笑間就把一個案子破了,柳梢跟在他身后混了一個又一個的大功勞,本身卻再也沒有遇見過槍林彈雨的危險。
想到這里,她長長嘆了口氣,秋水般的眸子又緊緊盯在了周先臉上,“周先,你剛才說到黑夜,有些不對吧?”
“李懷生當時是開車的,那種視野和路況下,他必然是開著車燈行駛。”
開著車燈就意味著面前的道路再也不是黑漆漆的,有人想偷襲,死者必然會在第一時間看見。
柳梢轉移話題的方式有些笨拙,周先許久沒有從她的上一句話回過神來,他是個情感作家,對情感敏銳,同時想象力豐富,他不難體會柳梢這一句短短的感嘆后有多么辛酸的故事。
這個大大咧咧的姑娘看起來單純,實際上是一本有著豐富故事情節的厚重書本,周先才剛剛翻開了第一頁。
看她明顯不想討論這個話題,周先在心底默默嘆了口氣,“是的,你說的沒錯,李懷生是小車司機,他當時就是開始去送自己公司的經理去跑業務的。”
點點頭,他環視了眾人一眼,“一個身強力壯的男人,還坐在一個安保嚴密的小車子里……他怎么看都不像一個好襲擊的對象,對吧?”
眾人齊齊點頭。
這樣的男人,怎么看都不像一個高危的受害者,明明警方確定了這個案子是隨機作案,紅衣殺手是怎么就確定這個小車司機就是自己的目標呢?
“各位,我有一個很關鍵的問題。”
抬起頭,周先深深吸了一口氣,“紅衣殺手之所以叫紅衣殺手,是因為這一系列案子的所有受害人,都是穿著紅色衣服的……那么最開始的時候,她殺人的原因就是因為這個嗎?”
殺人動機可以成為殺人標記,但殺人標志反過來,就一定是殺人動機嗎?
答案是不一定。
充分條件和必要條件是普通高中生都知道的常識,可是有些人還是不想動腦筋。
“周先,什么意思?”
看稱呼,就知道開口是哪位了,周先有些無語的看了柳梢一眼,心中的那股同情瞬間煙消云散。
“我的意思是,李懷生下車靠近他之前,在動手前的那那一秒鐘。”
“紅衣殺手是清醒的,還是沒有自我意識的?”
這個問題的含義很簡單。
清醒,表示一切都是有計劃的,紅衣殺手大冬天的埋伏在這里,就是為了奪走一條人命,這條人命必須是穿著紅衣服的男人,至于是誰,就看這個人的造化了。
迷糊,說明那次相遇也是偶遇,兇手看到紅衣時,就像一頭公年般發了狂,瞬間就失去了理智,然后……
在逃離現場之后,兇手才逐漸恢復精神。
短暫的緊張之后,他發現殺戮可以給自己帶來無上的快感,從而開始設計下一次襲擊。
“周先,這兩者……有什么區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