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頓了一下,又說道:
“當然,你們想要獲得更多的利潤,提價兩倍、三倍也是可以的,那都屬于正常的范疇。你那個是救命的東西,不會有人來抓你。但再多了,我不建議這樣做。可能能賺到一筆快錢,但一輩子都被一個良心不安,不值得。你們不缺那個錢。”
這些人都屬于那種不缺錢,但也不是特別有錢的人。
仔細的想一想,為了幾十上百萬的錢背一個良心不安,確實也不值得。
能在一兩個月的時間里賺上一倍的錢,似乎也不錯。
于是問柳青:“那你有些什么要推薦的呢?板藍根有搞頭嗎?”
“那個就別想了,現在沒多少人信那個了,還是要弄一點必不可少的醫療物資。”
趁著這個機會,柳青說出了自己的建議:
“你們可以趁著現在還沒有爆發,趕緊去海外弄一些防護衣、護目鏡什么的。如果錢足夠的話,弄一些呼吸機,那就更好了。”
“這些東西買過來后,要是沒有疫情,砸手里了呢?”有人問。
柳青無奈的說道:“這個就看你們自己的判斷了,我個人的判斷是這些東西以后都是緊缺的,不可能砸手里。你們要覺得有風險,當然用不著冒這個險。”
又有人問:“為什么要去海外買?”
柳青道:
“算是為疫情做點貢獻吧。國內的物資,你買不買都在那里,你買多少都不會緩解疫情來臨時的物資匱乏。去海外買,那才算是真正的為緩解醫療物資匱乏做了貢獻,這意義就不一樣了。”
“青哥你真的是正能量!”那些人紛紛感慨。
這些人都是年輕人,而且都是90后,他們成長的環境跟更早的那一代人不一樣,對國家的認同感更深,自豪感也更深。
又有人問:“那青哥你買了沒有?”
柳青道:“我已經購買了幾百萬人民幣的防護衣和護目鏡。”
然后苦笑一聲:“我媽也就給了我那么多創業資金,能花的我都花了。我這個也不是為了賺錢,坦白說,我看不上那點錢。就是吧,我覺得咱們這樣的人,被別人視為紈绔子弟的,在這個社會需要我們的時候,我們也可以站出來做點有意義的事情,給自己的人生留一個值得驕傲的回憶。”
他這么一說,那些人都意動了。
對柳青一直心懷感激的許懷圣第一個表態:
“我相信青哥的分析,既然青哥這么說,那我也跟進吧。太多的錢我湊不出來,一兩百萬還是沒問題的。”
有他第一個站出來,跟著出來表態的人也就多了。
柳青最后那段話打動了他們。
對他們這些生活富足的人來講,趁著這個機會賺點錢,并不是那么重要的事情。
留下一個可以讓自己驕傲一生的回憶,是否更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