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青也拿出了手機,給馬國明撥打了一個電話:“馬廠長,現在咱們廠的口罩暫時就不要賣給以前的那些銷售商了。就放在倉庫那里,該怎么用,等我的通知。”
打完電話,這才回家。
才剛到家,就接到了一個自稱是街道辦黃主任的電話,跟他說起了從天元口罩廠購買口罩的事情。
交流了一下,確定是接到了那個職員的電話才打過來的,并不是騙子。
在電話里,柳青說道:“黃主任,我聽到說在一線抗疫的那些人員沒有口罩可用,我感到很痛心。我想了解一下,鵬城這邊,在一線抗疫的人員有多少,一天大概需要多少個口罩?”
“整個鵬城的話,這個我要問上面的領導才知道。”黃主任語氣里有一些驚喜,“柳先生,您是要供應我們鵬城所有一線抗疫人員的口罩嗎?”
柳青道:“我不知道能不能夠做到這一點,所以我想先問一下數字。”
沉吟了一下,又說道:“如果我們工廠能夠做到的話,我愿意捐贈那么多口罩出來,給鵬城所有戰斗在一線的抗疫人員。”
黃主任這一天來都在為口罩的事情發愁,現在召回上班的職員數量比較少,就已經出現了口罩緊缺的事情。
到明天,從別的地方趕過來的職員會更多,口罩就更不經用了。
上下班都需要戴口罩。
在一線更需要戴口罩。
不只是他這邊如此,整個基層的系統都是如此。
全國都是如此。
柳青能夠賣口罩給他們,哪怕是在原來的價格上翻個幾倍,他都非常樂意。
現在柳青說要捐贈給他們,而且是捐贈給鵬城所有的一線防疫人員,他又怎么可能不激動?
但是激動之后,很快就意識到,這件事情不是自己能夠處理得了的。
這是一次對鵬城所有一線防疫人員的捐贈,而他只是某一個街道辦的主任,他沒有資格做這樣的對接。
于是他向柳青表示,會將這個情況向上面匯報,讓上面的人來聯系柳青。
過了半個多小時,一個自稱為胡秘書的男人給柳青打來了電話,談起了這一次口罩捐贈的事情。
先是自報家門,然后向柳青表示感謝,接著再談起口罩的事情。
那個胡秘書報出了自己的工作單位和具體的職務,讓柳青有一種不真實的感覺,沒想到自己竟然有一天能夠和這樣的人交流,而且對方的態度還相當的恭敬。
胡秘書還是表示愿意按照市場價格從天元口罩廠購買那些口罩,不過柳青表示不需要購買,自己愿意捐贈給一線的抗疫人員。
再次表示感謝之后,胡秘書才給出了一個數字。
兩百萬個。
這不是一天的量,而是接下來一段時間的量。
如果是購買,他會說出一個更大的數字來。
誰也不知道疫情什么時候能夠結束,誰也不知道口罩危機什么時候能夠緩解。
至少一兩個月的時間里,看不到多大的轉機。
能夠多儲備一些口罩,當然更好一些。
可是捐贈,那就不好開太大的口,那顯得太無恥了一點。
太少了又不夠用。
兩百萬個口罩,算是一個比較折中的數字。
柳青沒有任何的猶豫,說道:“這兩百萬個口罩,我們工廠有,你們今天就可以去提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