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家了,類目
“累吧”
宋梨才在炕上癱倒沒一會兒,親媽就回來了。
“累”
身上累,但是心里還好。
李香秀看到宋梨的樣子,抬手摸了摸她的頭,道“歇一會兒,下午的時候,跟我去一趟三槐村吧”
“是去給我爸上墳么”
宋梨聽到李香秀的話,一下猜到了李香秀的意思。
李香秀點點頭,道“不管怎么說,他都是你爸”
“嗯”
宋梨輕輕應下。
曾經的她,雖然替代了小宋梨,但心里依舊存在著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疏離。直到夜里的拜年,她跪下磕頭的那一刻,她徹底成了小宋梨。
宋昌輝的確是個沒擔當的男人,但他再不是,也是小宋梨的生父。
人死如燈滅
前塵種種,都已經是成了過往。
宋梨成了小宋梨,那便需要承擔小宋梨的一切。
吃午飯的時候,李香秀跟李奎安和蘇云舒說了下午要帶宋梨去三槐村的事情,二老的表情只是有那么一瞬的凝滯,便一了點頭。
“老四,你陪著一起去吧”
李奎安點頭后,又補了一句。
“哦,好”
李青山對此是沒有任何的異議的。
在他的想法里,宋梨這個外甥女是真的福氣寶寶。昨兒個,要不是他拿了一顆鉆石找宋梨換錢,他們家可就要遭難了。
“爸,不用這么麻煩吧”
“讓老四陪著”
“那王來福如今不知道躲哪兒去了,小心一點兒好”
李奎安態度很堅決。
李青山聞言,立刻跟著開口,道“大姐,這事兒還是得聽咱爸的,咱爸吃的鹽比咱們吃的米都多,聽咱爸的,準沒錯”
“吃你的飯,就你話多”
聽到小兒子的夸贊之言,李奎安本來還是很得意,但是想到李香秀的婚姻,不由又有些喪氣,再看小兒子,這臉色就有些不好看了。
李青山完全不知道自己又是怎么招惹了自家老頭兒,干脆不再吭聲,干飯第一。
吃過了午飯,稍事休息,宋梨就隨著親媽和自家小舅舅出門,向三槐村進發。
李香秀手里提了個籃子,籃子里放著紙錢、香燭,小半瓶酒,還有一碗飯,一雙筷子,這都是給宋昌輝準備的。
大年初一,路上幾乎沒有人。
多年走親戚,基本都是從大年初二開始的。
大年初二,風俗是外嫁的閨女回娘家,女婿同行,去給老丈人和丈母娘拜年。
等過了初二,這走親戚就隨便多了。
寬敞的大路上,根本就看不到幾個人。
等他們走到三槐村,時間也才剛到半下午,陽光還算不錯。
三人并沒有進村,而是從三槐村東頭的小路進山,去往三槐村北山。
三槐村的人百年后,都是被葬在這里的。
宋昌輝的墳孤零零地立在半山坡,沒有立碑,乍一看,就像是一個破土堆,墳前冷冷清清。
別人的墳前,要么殘留著燒完的香燭,要么有后人供奉的飯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