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破風作為一種結構完全不同的替代裝飾品,它其實并不具有建筑物所真正應該達到的標準以及所需要發揮的功能。就如同有人在公園里見到了專門為了方便紫藤生長因此使用竹子搭建起來的花架時,不會把這種簡易的棚架當作可以遮風擋雨的真正的屋子,唐破風也根本就不是抱廈。”
抱廈是從梁架結構層面進行了件套的組合產物,不論是前后左右哪一個位置,或者說是這四個位置全部都齊備,抱廈,完全可以選擇單一的一個出現,或者說是在四個方位同時出現。但是,唐破風就不一樣了,它根本就不具備建筑物的標準以及功能,單純就只是個裝飾品而已,所以,它是不可能出現在建筑物的左、右以及后方三個方位的。
“真要說到前后左右四個方位全都擁有抱廈,這樣的建筑物在中國華夏歷史上還當真有一座,那可以說的上是赫赫有名。而這座建筑物就是龍興寺摩尼殿。”
河北正定龍興寺始建于隋朝開皇六年,一開始的名字并不叫這個。后來之所以會改名字,完全是因為唐代的官方意思。園冶真正造訪過并且四處參觀、拍照留念的那座寺院,當然不可能是隋朝破土動工的時候所修建的那一座。
只不過,就算已經不是最初的那座建筑物,龍興寺摩尼殿,也依舊還是被確定了年代,被斷定為是宋代留存下來的木架構建筑物。并且,不光是年代久遠而已,這座建筑物還是宋代能夠保存到后世的所有建筑物當中,唯一使用了四面抱廈的建筑物。因此,這樣一個中華建筑史上獨一無二的孤例,當然是不可能被學習古建筑的人跳過的。
這座佛殿從平面圖上來看,其墻體線條,非常的有意思。普通的房屋,幾面墻壁圍攏形成的平面,要么是一個長方形要么是一個正方形,或者在干脆就是像天壇那樣的直接是一個圓形。而這座房屋所擁有的平面圖卻完全不是這些圖形。
“凸”字,是在長方形的其中一條邊,擁有了一小塊向外突出的面積。而假如在這個長方形的四條邊處,都以全等的方式突出一小塊面積,那么這樣一個如同把十字架壓進長方形的橡皮泥當中的圖形,就是這座建筑物所擁有的平面圖了。
長方形所擁有的上下左右四個突出位置,就是用來修建抱廈的地方。并且,因為抱廈本來就是在一開始建造的時候和房屋的主體梁架結構結合在一起的,因此,不管抱廈下面是開門開窗還是直接做成墻壁,都完全不會對這整座建筑物的承重造成任何影響。
于是,摩尼殿直接就在這座佛殿的前后左右各開了一道門,讓所有的香客或者參觀者都能夠隨便從四個方位的門進出。而這樣一座四面開門的建筑物,它的屋頂當然也是非常有趣并且漂亮的。
面對著一臉疑惑的計家姐弟倆,園冶之所以要故意把唐破風這個概念擺到最后來說,就是因為想要把這個概念說清楚比較復雜。
正如前面已經說過的,硬山頂、懸山頂這樣從房子的兩側觀看時呈現出一個標準的“人”字形的屋頂,前后兩個坡面所相交的那一條屋脊叫做正脊,而“人”字所擁有的一撇一捺、前后兩個面加起來共計四條屋脊,則被稱之為垂脊。而歇山頂,作為擁有共計九條屋脊的屋頂,它多出來的另外那四條屋脊被稱之為戧脊。
但是,雖然這些主流的屋頂包括廡殿頂在內,全部都擁有正脊,卻并不是所有的屋頂,都全部擁有這樣一條屋脊。
有一些屋頂并沒有采用使前后兩個坡面在房屋的最高處相交于一條直線的這種方式,為了避免屋頂上出現這樣一個尖銳的交角,有的人直接在修建房屋的時候進行了抹角處理,把房頂最上面的這一整個角,都用弧度進行了修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