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若是有緣,定會再見。”
別說,這位鋼鐵直男竟有些傻得可愛……曾寬見狀,立即收斂怒容,換了副嘴臉道:“足下之意我已了然于心,且聽我給你解釋。我說的見面禮是要足下將鬼市那數十張神臂弓獻于張浚而已,不然你留著何用?”
“原來如此……天師險些誤我!”
幸虧沒走,倘若再入鬼市就真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再見到紅玉姑娘了……韓世忠聞言長出了一口氣。
“呵呵。事不宜遲,還請足下與鎮妖司牛虎騎一同回到鬼市去取神臂弓,我等先行一步回鎮妖司。”曾寬送走牛皋和韓世忠之后又對龔世鏡說道,“那會兒出來的路上聽三尾說龔秉筆與鬼市朱先生等人似是舊相識,如今那船夫賴四郎被玉爪妖禽重傷,怕是時日無多,龔秉筆是否需要回去辭行?”
“唉,不必了。生死有命,他既然入了鬼市,便知道自然會有這么一天。只是那朱先生此番竟然沒有為難于你?”
龔世鏡嘆了口氣后又好奇地問道。
“非但沒有為難我,而且還與我站而論道。那朱先生雖乃鬼市之主,不過據我觀之其并非大奸大惡之徒,相反倒是頗為認同我口中所講的天道,日后當有可用之處。”
曾寬看著龔世鏡試探著說道。
“海州朱先生、瞎子賴四郎和獵戶虢老鬼,他們與我確實是舊相識。不過這些陳年舊事說來話長,況且與三尾也有莫大的干系,不如我們邊走邊說?”
龔世鏡說罷伸手牽過一匹馬并翻身而上,隨后招呼三尾與他同乘。
六匹馬中曾寬獨自一騎,陸千霜和受傷的梁紅玉、芊語和芊尋分別同乘一匹,剩下兩匹暫且留給韓世忠和牛皋。
七人就這樣迎著初升的朝陽一路策馬揚鞭,在龔世鏡聲情并茂地講述中回到了陳倉郡鎮妖司。
原來龔世鏡年輕時也是一位仗劍天下的游俠,放蕩不羈、快意恩仇。在行走江湖的過程中結識了海州朱先生、賴四郎和虢老鬼,三人一妖從此結伴行俠仗義,有福同享有難同當、情義甚篤。
待到年近不惑,龔世鏡卻忽覺人生如寄、無所依靠,遂決定退隱江湖并憑著一身異術在陳倉郡鎮妖司做了一名虎騎,其余三人均無意侍奉朝廷,便遁入岐山鬼市。
及至二十多年前的鬼市大戰,朱先生派虢老鬼來請龔世鏡代表鎮妖司出手幫他一統鬼市。龔世鏡思慮良久,卻礙于官家的身份婉拒了朱先生,選擇袖手旁觀,以致朱先生一方在付出了極其慘痛的代價之后才取得了最后的勝利。
此戰過后,兄弟四人嫌隙叢生,并漸漸疏離。朱先生做了鬼市之主,對龔世鏡怨念頗大,也變得更加憤世嫉俗。失去雙眼的賴四郎自愿在陰河做起了船夫,撐船渡人。而瘸了一條腿的虢老鬼因受不了鬼市的陰暗氛圍便偽裝成獵戶藏身于陳倉郡關崖街,并在每個月圓之夜為想要進入鬼市的人發放路引。
可誰知十年之后,龔世鏡竟然又只身進入鬼市找到朱先生,并欲借他一枚蘊含有百年功力的靈丹去救一只瀕死的狐貍。
朱先生大怒,他先是痛斥了龔世鏡一場以抒發怨氣,后又將那枚靈丹放至龔世鏡面前,說只要他取走靈丹便代表與其他兄弟三人割袍斷義、恩斷義絕。
龔世鏡沒有猶豫,拿起靈丹轉身就走,并發誓此生再不入鬼市。
“人世間這些是是非非、恩怨情仇,雖事后說來大多云淡風輕,但細細思之卻仍會令人唏噓不已。”
曾寬聽完龔世鏡的一番言語之后不禁頓生慨嘆,沉默良久之后忽然又問道,“龔秉筆為何寧愿舍棄手足之情也要救那只狐貍?”
龔世鏡聞言扭頭看了看身后的三尾,長嘆一聲說道:“都是孽緣,不提也罷。”
本書首發來自
,第一時間看正版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