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戀亦是自愛。自戀的女人通常懂得呵護和調節自我的心情,如同給白開水加幾片茶葉,在房間里種上賞心悅目的植物讓房間里充滿生命力,偶爾給自己買束花裝點浪漫。當女人擁有怡然自得的心情時,她們便變得溫柔可人、善解人意、充滿愛心,猶如春天里的縷縷清風。
自戀之于女人,那真是百般好萬種妙。
自戀可以增強自信。自戀的女人熱愛生活、充滿朝氣,她們熱情洋溢,仿如輕盈飛舞的雨蝶、放飛的風箏,她有著曼妙的風姿、風情的舉止、張揚的靈魂,她悅人悅己,其樂無窮,和這種女人在一起工作,必神清氣爽、事半功倍。
自戀的女人總是喜歡打扮。她們對美時刻有著一份熾熱的追求,希望自己能給人眼前一亮的感覺;漂亮的女人給人憧憬、幻想,她們秀色可餐、暗香浮動、魅力四射,讓男人蠢動、情不自禁。她們是城市中一道靚麗的風景線,世界因有許多這樣的女人變得繽紛多彩、明媚芬芳。
雖然子龍在心里不斷地想像著自戀可以給女人帶來的種種優點,但還是無法接受蕙如今天所表現出來的狀態,在吃完蕙如買的藥后找了個借口早早地離開了公司,萬一留下再出些幺蛾子咋辦?
他來到商場,買了一些玩具,還有一些小孩的衣服,又到超市里買了一堆水果、牛奶,開著車經過一段坑坑洼洼的路面來到了孤兒院,這是在村子里的一處破舊的小院落。
院子中泛著一種破敗和荒涼的空寂,大門也是樸素的灰白色,墻上的白灰層已經或多或少的脫落,露出水泥磚頭的墻,還有歪歪扭扭的粉筆涂鴉,墻角已經長出了野草,帶著一層晨露輕輕在風中搖曳。破舊的鐵門上的黑漆皮已經翹起和脫落,鐵門的輪子在水泥地上的門軌上磨來磨去,發出吱呀吱呀的聲音。臥室的墻皮也脫落了一塊一塊,有些破敗,一共放著十幾張簡陋的鐵制雙人床,被褥枕頭都是新的,但床腳的箱子里還保留著一些舊床單,泛灰的白色,有幾個修補后留下的針腳。縱觀整個孤兒院,都透著一股簡樸和老舊的感覺,可以看出這個孤兒院已經有些年頭了,經濟狀況也是不怎么樣。
孤兒院是一名退休老師開的,近七十歲的年紀,頭發花白,飽經風霜的臉上刻滿了歲月留下的皺紋,那雙溫和的眼睛總是閃爍著慈祥的光芒,被孩子們親切的稱呼為趙媽媽。當子龍問起她的初衷時,她的回答簡單而讓人動情:“起初想法很簡單,想著能讓這些孤苦伶仃的孩子們有個家,盡力彌補他們在成長道路上愛的缺失。可慢慢的,就有了感情,他們就像我自己的孩子,我不照顧他們還有誰會關心他們呢。”說到此時眼睛里已充滿了淚水
(本章未完,請翻頁)
。那一刻,子龍就像看到了自己的母親期盼著自己成長的樣子,眼圈也紅了。
這是子龍一次見客戶時路過的地方,當他開著車艱難的躲著路面的地坑時,竄出來一個孩子,差點被碾到。追著孩子出來的趙媽媽顧不上搭理他,手慢腳亂的檢查著孩子,看身上有沒有受傷。孩子明顯有些智力障礙,言語能力很差,情緒不穩,但對趙媽媽顯得卻是很親昵。當趙媽媽有些責怪的讓他不要亂跑時,孩子伸出了手,手里握著一朵小花,嘴里還在嘟囔著:“花……,美……,你……,”然后笨拙的把花插在了趙媽媽的頭發上。那一刻,趙媽媽哭了,子龍也是動容。
當時子龍還以為這是趙媽媽的孩子,全世界的母親始終一樣,都有一顆極為純真的赤子之心,隱藏著一種真摯的愛。無論孩子是什么樣子,都是母親最寵愛的寶貝,天下最偉大的愛,就是母親的愛。
子龍提出帶孩子到醫院去看看,趙媽媽顯得很為難,說還有其他孩子要照顧,于是子龍陪著趙媽媽來到了這所孤兒院。一進門,近二十個孩子就圍了過來,讓子龍都感到有些震驚。
趙媽媽的子女都在外地工作,很少回家,退休后本可以在家養養花跳跳舞,過些休閑的生活,可是趙媽媽卻是選擇了服務社會,將退休工資及所有的積蓄都拿了出來,只為照顧那些無依無靠的孩子,這份思想境界是可敬可佩的。
剛開始時,村子里的很多人都對趙媽媽抱有異樣的眼光和心態,覺得趙媽媽是個拐賣孩子的人口販子,導致警察都來了好幾次。漸漸地,大家習慣了孤兒院的存在,但還是有人說趙媽媽是沽名釣譽,這一切,趙媽媽都默默地忍受了下來。春去秋來,幾年的時光匆匆而過,孤兒院收留的孩子越來越多,一顆充滿善意的心終會被大家所理解,村里人也對趙媽媽充滿了敬佩。房租已經給免掉了,買菜時會算的便宜些,時常會有人捐些衣物,周末時也會有人主動來充當義工,孩子們也得到了很多從沒有過的溫暖,而這一切的背后都是趙媽媽獨自一個人所付出的巨大心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