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蓮打了個響指,“回山。”
回旅店途中,黃鳴補充了些許箭矢,用黑布包裹住箭袋,又買了件棕色棉袍,還弄了點碎布料,打算縫補一下鞋子。
到旅店后,黃鳴直奔房中,開始解開身后的包裹,仔細研究起那墨色“寶盒”。只是如那老道人所說,這鐵盒根本就不是靠蠻力打得開的,即便導入氣機,也絲毫不見反應,用飛刀砍甚至弓箭射,都不曾在上面留下絲毫痕跡。黃鳴稍顯無奈,就只能先扔包里了,還好這鐵盒不算沉。
只是擺弄完這盒子,都已是日上三竿了,桌上還擺著一只沒送出去的燒雞,那就自己吃唄,黃鳴吃著雞腿,又想起了早上的摳腳道士說的那本小踏空決,有些好奇,什么樣的術決能把人腳掌練斷?不練的話,看看總算行吧?
黃鳴翻開包裹,緩緩打開了那本手抄的小踏空決,字,寫的很爛,第一頁論述了這小踏空術對丹田期以下修士斗法的意義,針對躲閃修士符器法器以及武者影隨打法都有自己的見解,黃鳴暗暗點頭,從第一頁上來看,確實是有些東西的,于是便翻開了第二頁。
第二頁的上部分篇幅,依然還在論述這門能在空中挪移的術法的...厲害之處。黃鳴一目十行地看過去了,只是到了下半篇幅,才開始論述這門心法的可行性。
可行嗎?如果足底生有氣竅的話,理論上是可行的。因為這門功法,需要踏空,可空中并無著力點,如何踏空呢?文中提到竟是要將氣機引致足底后瞬間固化,借力踩點繼而拔高。
黃鳴看到這里胸口一熱,這不就是為我量身定做的術法嗎?趕緊又從第二頁的第一字開始認認真真看了回去,其實第二頁上部分篇幅里更多是在說這門踏空之術的銜接配合,若能連續踏空丟擲符箓或者殺傷性高的符器與法器,可在同實力的對手面前立于不敗之地。
那我也可以射箭啊,黃鳴按耐下心中的激動,翻開了本書的第三頁。
黃鳴瞪大眼睛,結果發現書面講的內容竟然與第二頁不銜接?
琢磨半天后,才發現第二頁和第四頁中間夾縫處,有明顯書頁被撕掉的痕跡。
敢情是拿去擦屁股了唄,黃鳴白眼一翻,頓覺命苦,遇上那徙倚引氣集略,被撕掉了一半,這為自己量身定做的小踏空術,又被撕去一頁。黃鳴不甘心,接著往第四頁處看去,結果發現不管第三頁上講了些什么,第四頁開始才是如何將氣機固化的一種奇妙法門。
“玄氣化罡。”第四頁里終于將這可行性簡單介紹了一番,說僅需長期服用一種叫玄氣散的丹藥粉末,即可進入一種“氣轉假罡”的境界,雖足底沒有氣竅,也可以用這種沉淀氣機的笨法子將玄氣散夾裹的沉重氣機運氣至足部溫養,待與人爭斗時假罡在足底排出體外,達到短期內踏空奔走或改變下墜軌跡的目的。
黃鳴越思量越覺得可行,短兵相接時,騰轉挪移的及時性及重要性經過峽谷一役就體現的很明顯了,所以收斂起激動的心情接著翻看書籍的最后三頁,再翻開一頁,沒想到竟是那失蹤了的第三頁,黃鳴有種塞翁失馬的感覺。
只是這第三頁并非講述功法,而是解釋這本小踏空術的來歷,竟是一名叫于蓮的前輩高人自創而成,只是根據他的描述,他的師叔祖曾參與過與魔族之人的爭斗,見開竅期魔人中有人會這種在空中騰轉挪移的神通,師祖就把這事轉述給了當時也是開竅期的于老前輩的師傅,他師傅又轉述給了他,他后來已甄銜脈期,才創出了這絕世功法,只是后來忙,雖創出了功法卻一直沒來得及實踐,就把這書往徒弟那一扔,把這事給擱淺了。
所以練斷腿的中年道士就是這于老前輩的徒弟了唄,那算命的老頭是這摳腳漢子的徒弟?
能有這傳音至腦袋的神通,起碼是銜脈期大能了吧,唉,咋不在臉上貼上銜脈期仨字啊,就這種人,還在荊坡門口算哪門子命啊。
其實黃鳴想錯了,別說陸航,就連年紀最小打架不行嘴皮子行的王君山,都已是丹田初期修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