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怎么說也是一窩生命,平日仁愛互助,像人們一樣形成了一個社會群體共同生活,勤勞奮進。可就這樣給你一下滅了,你的仁去哪了呢?”
“對著一堆螞蟻也要講仁?活這么久了,老天好像也沒有特別對
(本章未完,請翻頁)
我仁過呢。”
陳曉曉理直氣壯的樣子,讓瓊尼郁悶了。陳曉曉這是什么腦回路,偏偏講得又好像很有道理的樣子。
秦深洗好手,順手將煮好了的咖啡拿了過來。聽到陳曉曉與瓊尼的對話,未免有些好笑,“都去洗個臉來喝咖啡吧,看你們這模樣莫不是兩小花貓精。”
將倆人勸開,秦深捧起咖啡喝了口,享受起難得的香甜滋味。沒過一會,三人都坐在一起享受著勞動成果的甘甜。
微風送來花香,蟲鳴附和其間。偶有鳥躍林間,叢中蕩起漣漪。
卻是有些氛圍不對了。秦深看見倆位女生都待在位置上靜靜喝著咖啡,沒開口的意思,只好繼續挑起了話題。
“其實啊,我也覺得所謂仁’,是建立在平等的基礎之上的。沒有了平等做前提,‘仁’就顯得虛假了。
實力懸殊,族群分化,兩者之間由于不平等,就容易產生爭斗與欺壓。
兩窩螞蟻之間與同一窩螞蟻之間,是完全不同的相處方式。
哪怕同樣的山泉水,燒熱的泉水與冰涼的泉水混合時,也會產生沖突。
沒有融合完成,沒有平等共生,仁就是難以實現的社會模式。
我感覺李師的失敗,正是由于他所處的現實。不平等的階級社會,各族之間血緣、習俗、語言、文字、度量單位、道路等等都尚未融通。這樣的條件下,提倡仁是不被大家認同的。
變了味的仁,那就是施舍。連我家黃皮都知道告誡核桃不要隨意吃別人施舍的東西,何況是人。”
瓊尼有些疑惑,“這么說來,你并不認同剛才秦師所說的觀點嗎?難道不該倡議推行‘仁’嗎?
你看看現在的環境,我們與李師那個時代是相似的,祖族之內的階層觀念是多么地可怕,各族間的明爭暗斗也一直持續著。在很多大城中,人與人之間形同陌路,哪怕是毗鄰而居,也互不認識。
如若讓其繼續發展下去,矛盾不斷累積,各族間的混戰遲早會被引發的。
到時候不知又要有多少無辜民眾死去,多少家庭流離失所,多少悲慘絕倫的情況重現人間。”
秦深撓了撓頭,將自己對這章的領悟說了出來,“我不是不贊同。只是覺得想要推行‘仁’,就得先給‘仁’一個能夠生存的環境。就好像一個族群中螞蟻、蜜蜂們,他們在一個共同的巢穴生活,那么接下來‘仁’也就自然而然的出現了。
對于這第五章,我認為李師并沒有在提倡推行‘仁’,文中應只是在描述一個現實的道理。不知這是不是師父又在暗中出題考驗我。雖然與師父說的區別并不大,我覺得這章應該是這樣的。
天地間沒有了‘仁’,那么所有的生物都會像芻狗一般活著。圣人們沒有了‘仁’,百姓們也都會像芻狗一般活著。
在現在這世界上,這些情況就好像風箱一般呀。空洞里無仁的風氣源源不絕涌出,越用力踩踏就出得愈加多些。
這些聽聞多到了數不清了,只因不能守住人心中的仁啊。”
陳曉曉覺得眼睛一亮,情不自禁用力拍著秦深的肩膀大喊一聲,“帥喔,小秦深。難怪之前秦師授課時,我總感到有些別扭之處,卻又想不通是為什么。聽你這樣一說,我算是明白了。如此一來,此章放在道篇我覺得倒是極為合適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