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魄抱一能毋離乎摶氣致柔能嬰兒乎修除玄覽能毋疵乎愛民治國能毋以知乎天門啟闔能無雌乎明白四達能無以知乎生之畜之生而弗有長而弗宰也是謂玄德
——錦書道德論
“第十章看不太明白?不急。先斷好句,再分析。”
“營魄抱一,能毋離乎?摶氣致柔,能嬰兒乎?修除玄覽,能毋疵乎?愛民治國,能毋以知乎?天門啟闔,能無雌乎?明白四達,能無以知乎?生之、畜之,生而弗有,長而弗宰也,是謂玄德。”
/////////////////////////////////////////////////////////////////////////////////////////////////////////////////////////////////
“這一大段結語為玄德,而前面都基本是圍繞這個中心展開的舉證。如此分析之后,就可以看懂這篇的內容了。我先譯給你聽。”
“當靈魂與軀體抱而合一,能夠禁止他們而單獨將其分離出來嗎?
將云氣集聚一起致使其曲揉成團,能像嬰兒的皮膚那樣柔軟潔白嗎?
修整清除掉那些(覺得)難看的黑點,能夠沒有缺點和毛病了嗎?
與民眾友愛相處,治理國家這些知識,能禁止而不讓他們知獲嗎?
命運之門開啟關合,沒有雌性孕育的功能,新的生命也能夠降臨嗎?
明白了這些相互關聯的道理就能通達往四方(各方)更遠處探索,能夠讓人們無法知道這些知識(而就做到)嗎?
生了小孩,養大他們。生下來而不是為了占有,養大他不是為了宰割(主宰他們的命運),這就是所謂的玄而深遠的品德。”
“從這一小段文字就可以感受得到,李師對所有人們生命的期待都是滿懷善意的。
處于他那時的年代,人命大多賤如草芥,如棄敝屣般被拿來當做禾谷收割。
李師卻格格不入般為他們吶喊不平不公,呼吁給他們更好地生活及教育條件。
李師認為這個世界上是需要玄德的。你來說說,這章所述的玄德究竟是什么?”
“這章中定義的玄德,師祖好像并沒有直接點明。師父,我可以從頭開始分析一遍嗎?”
“沒問題啊,你慢慢分析。”
“從本篇看來,我覺得在師祖認知里,對于生命的了解還是十分粗糙的。
本篇講人是由靈魂與軀體合一,然后吸收先天之柔氣,成為了孕育中的嬰兒。
當嬰兒出生之后,各自在不同的環境中成長,所有的人都是有優點也有缺點的。管教并不一定能讓所有的人把缺點都改掉。
但管理人民,不能因為有缺點就不認可他,也不該禁止其學習知識。待他們而長大成人后,也是要給他們婚配生育后代的條件。
他們不斷在游歷探索中成長,逐漸了解世界,這才是一段完整的人生。
所有師祖認為有了后代之后,撫養他卻不能占有他,不能主宰他們的思想和人生,這就是玄奧的德。
所以本篇所說的品德,應該是養育之恩德,慈愛之德。師父,你看我這分析對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