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知來自何方,后不見去往何處。
人之手發力,能夠推搖抓打。
人的腳發力,可以行走四方。
何以為力?
古人云力從心生。
真的是如此嗎?
我們帶著這個問題,先來看看人體之外的這個世界。
生活中處處能見的力,就是我們現在稱之為重力的東西。
當年,大牛認為重力來源于我們腳下的萬有引力。而后被事實證明,這說法是有缺陷的。
不能解釋清楚力的源頭,就不能真正明白了解力的本質。
星球之間的向心力究竟從何而來?
學習了李師的道,你們現在也理解了重力的來源。
萬有引力不是由內而外的吸引之力。
因為由內而外的引力,并不能吸住萬物。
磁場力所吸附的也就是鐵與磁。
氣不會被磁力所吸。
水不會被磁力所吸。
銅不會被磁力所吸。
銀不會被磁力所吸。
金也不會被磁力所吸。
所以把一個普通的石頭,放在磁場力范圍中,它不會被磁化。哪怕這樣呆上萬年,也不會被磁場力所吸引。
哪怕換成電磁場力,也是一樣的效果。
因為電磁場力所吸引的東西,是帶有異向電荷的物體。
地面上的一切物體,都是帶有同種電荷的物體嗎?
顯然,并不是。所以電磁場力也不能吸起地面的普通石頭。
從理論上否定了來自星球內部的吸引之力。
我們再從現實中去感受重力之重。
鐵球落下是極速的,但它不會因此被吸附于地面。
棉絮落下是緩慢的,它也不會因此被吸附于地面。
紙屑、灰塵落到地面,受微風拂過,又會隨風而動。
這就是物體受到的重力。
祂不是吸力,而是壓力。
物體不會像受到吸力那樣,被吸附捕捉之后,就難以移動。
質量越輕的物體,是越難脫離吸附之力的。
現實中恰恰相反,質量越重的物體,越難移動,越難脫離。
更勿論那被電擊所吸引的情況了,普通之人被電場吸引過去后,被電到完全不能自主。
這才是吸引力的真實體現。
所以現實也證明了,我們所感受到的力是源于天上的至上而下之力,而不是源于地心的至下而上之力。這就是我們所謂的向心力。
我們已經見識到了,各種星球大都是存在大氣層的。星球上大氣層中氣體密度的多與少,才是形成相應重力的根源。
不同的星球上,我們所感應到的重力不同,就與此有關系。
所以當一個物體的密度足夠小,達到比同位置氣體更小時,他就會因為受到高低壓力差產生的場強壓力排擠而被迫向上升高。
當然,若是現實中,此時這物體所受到的力也是一個向上升的合力。所以,我們就能觀察到,物體的上升路徑并不是筆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