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報告參謀長,一營長派我過來匯報情況,鬼子已經有三個分隊脫離了隊伍,開始對山谷兩側偵察。”
“按照B計劃行動,命令一營長,殲滅鬼子小部隊,后引誘日軍大部隊進入伏擊圈。”
“是!”
伏擊戰不是每次都能夠伏擊成功的,特別是在這種情況下,鬼子不是憨批,已經重點要進攻羅昌縣了,加上兩側地形十分適合打伏擊,鬼子要不提防也就奇怪了。
所以張偉換了一種方式,引誘伏擊。
張偉為了這次戰斗確實準備了很多。
其一,鬼子有可能指揮官是一個憨批,直愣愣的就行軍到了適合埋伏的地方,然后被張偉他們打個措手不及,這個叫無腦爽文。
其二,日軍派出小分隊占領兩側高地偵察,出現傷亡立即撤退隨后呼叫炮兵支援,這是正常邏輯。
其三,殲滅鬼子小隊,引誘鬼子進入伏擊圈,這種也屬于正常現象,而且在戰場上很常見,但是成功的概率并不大。
所以張偉在B計劃的分支里面又準備了C計劃。
即不斷襲擾鬼子大部隊,強迫其進行強攻和速戰速決。
望遠鏡內,張大彪接到命令,帽子一摔,山上的輕機槍立馬開花放倒了兩個鬼子,隨后帶領一個連的戰士沖了吹去。
一陣的槍聲響起,張大彪迅速開始往縣城方向撤離。
偵察部隊遭遇了襲擊,鬼子的大部隊反應的很快,當即派出了一個中隊迅速追擊,其他部隊則是按兵不動,又派遣了兩個偵察分隊,沿線偵察地形。
張偉搖了搖頭:“這小鬼子這么謹慎,有點不好辦了。”
“打出旗語,命令三連開火,消滅這伙鬼子。”
“是!”
張偉的指揮風格和李云龍完全是兩個極端,張偉更看重戰士的生命。
不在意彈藥,因為他有系統,隨時能夠在系統的幫助下繳獲到足夠使用的收獲。
三連的火力雖然比鬼子強上那么一些,但是想要一口氣吃掉鬼子的一個中隊是十分吃力的,時間拖久了,鬼子的炮火支援可就來了。
“打個旗語,命令三連撤出伏擊陣地。退到二防線待命。”
“連長,參謀長命令咱們撤出陣地。”
“你他娘的看清楚了嗎?可不能看錯了!”
“我確定,連長,旗語打了三遍了。”
孟奇南確認了一下旗語:“同志們,手榴彈準備,延遲兩秒,扔!跟我撤!”
“boom!”
一時間幾十顆手榴彈丟了下去,進攻的鬼子小隊當場陣亡了十幾個人。
還有十多個人被手榴彈炸傷,暫時失去了戰斗力。
就在三連剛剛撤出陣地不到三分鐘,鬼子的火力支援來的非常之快,
“啾!”
迫擊炮的尖嘯聲傳來,BOOM
隨后而來的是鬼子的山炮。
炮火持續了將近五六分鐘。
如果三連晚撤了一步,就要付出不小的傷亡。